回乡见闻——西安变!

31.03.2015  19:11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工艺室  王文斌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西安娃,从小到大几乎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二十年风云变化让这座城变得更加时尚,更加富有文化底蕴,但是在这些浮夸的背后又让我觉得有一丝伤感和彷徨。
      儿时的西安没有这么多私家车,没有这么多高楼大厦,更没有这么多富丽堂皇的国际购物中心,记得小时候进城只坐家门口的7路公交车,在城里面几乎只逛东大街,从大差市这一站下车沿途走过东大街,走到钟楼就算逛完了当时西安市最繁华的街道。还记得小时候钟楼小奶糕五毛钱,冰峰一块钱(如果在冷饮批发店里买整箱,折合下来一瓶不过也就几毛钱)……许许多多儿时的回忆,让自己觉得西安是一座安静祥和的城市,街坊邻居老老少少都能有说有笑聊到一起,每个家庭拿着不高的收入,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闭上双眼回忆起儿时的西安,那些街景,那些人、事、物还是那样清晰~
      时过境迁,随着东郊军工企业的落寞,一些高新企业的兴起,IT行业、汽车行业、金融业、房地产的井喷式发展,西安这座城也在不知不觉的变化。变化的速度是那样的快,人口飞速增长,数不清的商品房拔地而起,儿时那一片片土坡和麦田现在已是一片片新兴起的楼盘和工厂,大街小巷里的小商小贩再也没有固定的摊位,城管执法为了所谓的城市文明建设,驱赶着这些在闹市区打游击战的商贩;而诸如万达、银泰和老牌世纪金花这些集吃、喝、玩、购物于一体的大型购物广场的兴起,小时候那些老式文化宫游乐场便不知不觉销声匿迹。看电影之前只看胶片的,随着数字电影,3D,IMAX这些高新技术电影的普及,人们宁可选择抱着一桶爆米花和一杯可乐在人挤人的电影院看一场某明星主演的新片也不愿意去KTV里唱歌或者公园里嬉戏,人们越是追求生活的品质越是懒惰,喜欢享受高端的服务、舒适的环境。对于餐饮娱乐行业越来越挑剔,因为有了大众点评,让一切高大上的餐饮店变得不再陌生,而让一些经典的老店,甚至是街边摊变得有些冷清。信息化如此发达的时代,一个朋友圈的转发也许会收到众多人的追捧或者吐槽,网友的一句调侃甚至会变成网络上的流行语,总之,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可能会刮起十二级大风。
      西安一直在变,唯独不变的可能就是那些被呵护的文物古迹了吧,由于欢迎污染,被酸雨侵蚀的明城墙如今被装潢的如此庄重,地下水开采过度导致大雁塔严重倾斜如今被不断回填地下水纠正回原有的模样,网上总有一些过去的老照片可以清晰看到过去的钟鼓楼是那样的黯淡无光,可如今这两颗明珠屹立于现代繁华商圈中显得是那样的融洽,像是时间的穿梭,空间的交替。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让这些老家伙重新焕发了光彩,在这座城中彰显独特的魅力。
      说到环境的变化,总觉得一直在这座城市中感触不是那么深,虽说近些年雾霾流行起来,PM2.5这些专业的名词流行起来,让污染程度得以量化,让人们形象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许以前的环境比现在好一些,但是很少有人会注意污染问题,我小时候浐河的水还很清,河面还有野鸭,钓鱼钓虾的人很多,慢慢的变成了臭水沟,慢慢的变成了小溪,宽阔的河床中间只有涓涓的流水在那苟延残喘,无数水利工程的修建,让原本自然地水体环境被人为地改变,灞河如今变的宽阔宏伟,两岸的绿化,以及零星遍布的生态湿地,让浐灞这一片成了西安的绿色心脏。希望这些改变不是所谓的面子工程,最终能给人们带来真正良好的生活环境。
      最近我听到过这么一段话,以前我觉得自己是个西安人,可如今我怎么觉得自己是个高新人、北郊人、纺织城人……可见人们生活的圈子越来越小,每天繁重的工作和固定的生活环境等等因素决定了,我们这仅有的小圈子,也可见现在的西安比过去的西安大了,交通发达了,贫富分化严重,注定了每一个生活圈子的人都过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生活,也许你住高新每天买菜只能去超市,但是你住东郊就可以去早市、自由市场,也许你住凤城几路,每天都可以坐地铁、骑便民自行车,但是有的地方只有中巴车,每天都是人挤人……
      随着社会飞速的发展,城市化建设也在加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虽说我们都在一片森林里生活,但是有的地方可能是清澈的池塘,但有的地方确实泥泞的沼泽。当然无论在哪,生活都得继续,适应城市的发展,保护好我们现有的生存环境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