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地震预警地方标准在四川省启动实施

18.11.2014  14:43

      2014年10月21日,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核准,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并启用了《成都市地震预警系统监测台站建设规范》,这是国内地震预警首个地方标准。
      该标准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地震预警技术实用化与示范应用”项目内容之一。2013年国家地震局和四川科技厅组织国内地震预警优势科研单位和企业共同申报了地震预警科技项目计划,得到了科技部的大力支持,并于2014年10月初获得批准立项。
      地震预警地方标准体系包括地震预警技术、发布和应用等7个主要标准。其中,《成都市地震预警系统监测台站建设规范》主要是对地震预警台站选址、台站建筑、仪器设备、资料归档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和要求。该规范明确规定,监测台站勘选应对场地环境背景噪声进行连续72小时测量,并出具包括台站自然和人文环境、地质环境和背景折合加速度峰值等内容的建台报告;地震预警监测仪应符合相关技术指标,其中明确要求,数据处理时间(含打包时间)≤0.4秒、平均无故障时间≥30000小时;在系统接入方面,仪器安装后试运行时间应不低于3个月,且在试运行时间内满足实时数据通讯延迟≤1.2秒、在线率达到99.5%以上,才能用于地震预警监测。
      另外,《成都市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标准》、《成都市中小学地震避险标准》2个标准草案已编制完成,这些标准将构建成较为完善地震预警标准体系,极大提高成都市地震预警技术、建设、应用水平,为建设以成都为中心的地震预警示范应用基地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全国做出示范。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