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四位专家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

13.01.2015  22:49
            近期,西北大学四位专家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城市与环境学院教师在中国地理学会学术交流活动中获得多项荣誉,胡宗锋教授译著《消散》发布会在京举行。             —— 该校四位专家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西北大学李浩教授(中国语言文学)、陈洪海教授(考古学)、赖绍聪教授(地质学)、曲安京教授(科学技术史)入选。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领导下的重要学术性工作组织,主要任务是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审核博士、硕士学科点的新增、调整及评估;指导和检查监督各单位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质量等相关工作;承担国际交流中学位互认及评价等专项咨询工作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在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领域有着非常高的权威和重大影响力,其成员由所在学科有很高学术造诣的专家组成。西北大学入选学科评议组成员人数从第六届的1位增加到本届的4位,增幅在全国高校中位于前列。             此次多人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对提升该校学术地位和影响、促进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该校相关人员表示学校将根据这一有利条件,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 城市与环境学院教师在中国地理学会学术交流活动中获得多项荣誉。 中国地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进行了表彰,该校城市与环境学院杨新军教授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地理科技工作者”称号;城市与环境学院李同昇教授当选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             本届“全国优秀地理科技工作者”评选,由中国地理学会组织,经单位推荐和严格的同行评审,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会批准,将该项荣誉授予包括该校杨新军教授在内的30位长期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一线的地理科技工作者,他们是我国广大地理科技工作者中的优秀代表,他们立足本职、敬业奉献、拼搏进取、潜心钻研,自觉把个人事业追求、人生价值同国家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我国地理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大会选举过程中,该校城市与环境学院李同昇教授当选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             另据悉,该校师生近年来积极参加中国地理学会组织的各项学术活动,在多次学术会议中做主题发言和分会场发言,积极向国内外同行汇报和交流地理与环境科学的最新进展,赢得了同行的高度认可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在成都举行的中国地理学会年会上,该校2名研究生获得中国地理学会青年优秀论文奖(全国共20名),1名研究生获得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学青年优秀论文奖(全国共10名)。             ——该校胡宗锋教授译著《消散 发布会举行。 1月8日,该校胡宗锋教授的译作《消散》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国内首次出版的圭亚那作家作品,也是国内出版的首部外国驻华大使的长篇小说。             《消散》小说作者戴维·达比丁2010年起到中国,成为圭亚那驻华大使。这位外交官同时也是一位小说家、诗人、评论家。他已经将本书在“中国-拉共体论坛”上做为圭亚那国礼送给了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             《消散》以圭亚那1966年从英国独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为背景,描写了一位年轻的圭亚那工程师在英国一个沿海小村庄加固海防的故事。作者将圭亚那民族在寻求独立与自由道路上进行的抗争,浓缩于顿斯米尔这块方寸之地,其间既暗含了对殖民与奴役的反抗,也揭示了个体在自身局限中的困惑与挣扎。2014年4月,达比丁来到西安时表达出希望翻译出版其作品的意向,经过沟通,决定由该校胡宗锋教授担任本书翻译。1月9日下午,圭亚那外交部长卡罗琳·罗德里格斯·伯基特在北京驻华使馆会见了胡宗锋教授。 (责任编辑:陈栋)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