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大熊猫,你不知道的秘密

23.05.2023  14:53

  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大熊猫。

  秦岭独有的棕色大熊猫。

  这段时间,大熊猫占据了社交媒体热搜榜,成为名副其实的“顶流明星”。

  “国宝”大熊猫成为“网红”,是几十年来多方共同努力,坚持不懈研究和保护的结果。

  “大熊猫的‘走红’,让人们关注到野生动物的保护、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好事情。保护和拯救大熊猫是我们人类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5月16日,秦岭大熊猫保护专家、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金学林接受采访时表示。

  “黑白配”的背后

  大家都喜欢大熊猫那憨态可掬的模样,殊不知它可爱的外表下却藏着诸多悬而未解的秘密。

  黑白配色可谓大熊猫的标签。“研究发现,自然界中的黑白色可以和很多环境色调相协调。熊猫出现在第四纪冰期,在那个白雪皑皑的寒冷世界,熊猫的黑白色可以在雪地里隐蔽自己,从而躲避天敌。这是大自然的选择。”金学林介绍,很多时候,具有黑白色斑的动物可以打破轮廓线,让捕猎者不容易判断自己的具体位置和距离,这是动物与生俱来的一种“障眼法”。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是自然选择,为什么在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大熊猫的生存环境早已发生了改变,却还是黑白相间的毛色呢?“其实,即使在今天,大熊猫依然喜欢寒冷的高山。野生大熊猫一年中有几乎半年的时间生活在白雪皑皑的高山丛林中。在雪地里,石块和熊猫比较难区分。”金学林说。

  2010年,大熊猫的基因组草图完成后,大熊猫的起源和进化研究有了新的进展。

  大熊猫曾经广泛分布在中国南部及周边的国家,在70万年前到60万年前和4万年前有过两次种群数量高峰期;在20万年前和1.2万年前则出现两次种群数量瓶颈期。之后,种群不断在减少,栖息地也出现分化,一直持续到现在,最终形成了现今六大山系的分布格局。

  “分布于六大山系的大熊猫都有同样的被毛形态,也就是说,黑白相间的大熊猫可能60万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但是,这个变异是如何从众多其他被毛形态中脱颖而出的,目前的科学研究还没有定论。”金学林介绍。

  秦岭还有着大熊猫家族中的一类特有成员——棕色大熊猫。自20世纪80年代在秦岭腹地的佛坪县被发现以来,棕色大熊猫频频现身秦岭。但其他五大山系中,棕色大熊猫从未出现。

  棕色大熊猫为什么会出现?第一种科学研究认为,可能是秦岭地区的土壤、水源中,影响毛发色素合成的微量元素含量异常,从而影响大熊猫毛发中黑色素的合成;第二种认为棕色的体毛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第三种认为棕色毛色是一种原始的性状,即返祖说;第四种认为是一种隐性基因纯合的结果。

  我国科学家方盛国教授在国际动物学权威杂志《美国兽类学报》发表研究称,秦岭大熊猫已经独立分化为一个亚种,即大熊猫秦岭亚种。他认为,由于地理隔离等因素,具有棕色色型的大熊猫只分布在秦岭,而其他山系的大熊猫则不具有棕色基因。

  人工繁育为什么难

  我们喜欢大熊猫,不单是因为它的呆萌,更是因为这一种群在地球上历经数百万年,在亘古岁月中见证了沧海桑田的变迁。科学家认为,大熊猫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

  这个“活化石”有着它诸多的特殊之处。

  目前,科学界关于大熊猫的分类地位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大熊猫应属于单独的熊猫科,一种认为它和小熊猫同属于浣熊科,还有一种认为大熊猫是熊科的八种熊类之一。“通过分子生物学对其DNA的研究,可以得知大熊猫与熊科动物们是近亲。不过,从熊科的分化来看,大熊猫算是个异类,仅凭食物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金学林介绍。

  大熊猫喜欢吃竹子,但它的“亲戚”们可都是杂食动物,有的还是十足的肉食动物。大熊猫最早生活在沼泽地带,食物种类也较多。后来随着环境的变迁,特别是气候变冷,生存环境中可取的食物种类越来越少,大熊猫就以周围生长的竹子为食,成功地度过了食物匮乏的年代。

  “在更新世中期与大熊猫伴生的哺乳动物,大多已在往后的地质年代中被新的物种取代了,只有大熊猫一直延续至今。这与它的食物‘选择策略’可能也有很大关系。”金学林介绍,“通过对大熊猫基因组测序发现,大熊猫缺乏‘感觉到肉味鲜美的基因’。至于是适应自然长期进化导致该基因段缺失,还是由于先天该基因段缺失而不喜欢食肉,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有人可能也会问,大熊猫那么珍贵,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就不能多繁育一些吗?事实上,大熊猫人工繁育十分困难。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大熊猫存在发情难、配种难、育幼成活难等诸多难题。”金学林介绍。例如,大熊猫全部都是“早产儿”。体重100多公斤的大熊猫生下的幼崽只有100多克,需要45天后才能睁开眼睛,这在其他动物中绝无仅有。大熊猫妈妈生下幼崽后,大多不会照顾,而且往往没有奶水。科研人员只能慢慢摸索如何照顾大熊猫宝宝,研究适合它们体质的“配方奶”。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大熊猫人工繁育,直到60年代才养成活第一只。20世纪90年代,人工繁育大熊猫幼崽的成活率还不到50%。2000年以后,人工繁育大熊猫幼崽的成活率逐渐提升,现在可以达到95%以上。

  最难的是受孕。金学林介绍,母大熊猫的发情期一年只有一次,其中,受孕期不超过20个小时,最佳受孕期只有8小时。即使幸运受精,受精卵并不是很快着床,而是在子宫里游荡,等待“适宜”的时机才着床。这个过程很难用现代手段进行检测和掌控。

  幸运的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工繁育大熊猫的难题也在逐渐被攻克。但是,关于这一“国宝”,仍有很多秘密等待被破解。

  保护任重而道远

  我国对大熊猫的保护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大熊猫种群数量持续稳定增长,大熊猫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面临的生存威胁因素显著降低等,其生存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从“濒危”级别降到了“易危”级别。

  “这是国际组织对我国政府和人民多年来保护大熊猫付出的辛苦和努力的肯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报告是根据相关数据和技术指标,从理论上作出的判断。事实上,大熊猫依然面临气候变化、栖息地破碎化和人类活动的威胁,‘降级’并不意味着保护等级降低。”金学林表示。

  目前,大熊猫栖息地被分割成33个独立的板块。一旦竹子开花,大熊猫便会因为难以自由迁徙而找不到食物,或者一旦疾病暴发,大熊猫也会难以避免被传染。另外,全球气候变化也改变了竹子的生长发育周期,各类病虫害发生的概率也影响到竹子的产量和品质,从而威胁大熊猫生存。有研究显示,随着大熊猫栖息地周边生态旅游越来越多,人类活动也会影响大熊猫等动物的荷尔蒙分泌、新陈代谢等,并增加疾病传播风险和环境污染的风险。

  大熊猫是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的旗舰物种。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中国大熊猫保护取得卓越成就,为世界野生动物保护作出巨大贡献,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但依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金学林表示,“大熊猫保护仍然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编辑: 石彬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