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专职委员管培俊到陕西师范大学调研

26.06.2016  22:55
            日前,国家民委专职委员管培俊到陕西师范大学调研并召开座谈会,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甘晖、副校长冯旭东陪同陪同。

国家民委专职委员管培俊(左二)在陕西师范大学调研
              调研期间,管培俊与该校民族教育学院领导班子进行了座谈交流。座谈会上,民族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郑生忠汇报了民族教育学院的发展历程、人才培养的主要举措和民族预科班的办学情况。管培俊对民族教育学院30多年来的办学和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民族预科教育是少数民族学子迈入高等教育的金色桥梁,也是国家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校多年来在民族干部培养、民族预科教育和民族文化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十分可贵,这是学校的特色也是学校对国家的贡献。他对陕西师大的民族教育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希望学校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育。汉语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个人发展与继续深造具有重要意义,学校要多举措引导和鼓励学生自觉加强汉语的听、说、读、写训练;二是希望学校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和宗教观教育,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增强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为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提供持续动力;三是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工作要紧密围绕少数民族学生特点、贴近学生实际,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之间建立深厚感情,创新教育手段,提升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甘晖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力量。做好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工作是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的战略任务。该校现有少数民族学生3800多人,学生规模和层次居陕西省高校之首,也是全国内地开展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工作最早、学生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学校历来重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后,学校将充分发挥在民族学、民族教育等方面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工作,力争为国家民族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