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安大学紧紧围绕强军目标和部队人才需求实际,按照“把方向、强素质、保安全、谋发展”的工作思路,扎实改进作风,总结规律特点、创新管理方式,加强沟通交流,探索出一套贴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国防生培养模式,国防生思想坚定、素质过硬,在学校重大活动中表现突出,在片区考核中名列前茅,在部队任职中捷报频传,为武警部队和学校争得了荣誉。
——针对依托高校培养的实际情况,营造警地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国防生虽面向部队定向培养,身份却是高校的大学生。该校在工作中积极发挥签约高校在国防生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驻地部队资源,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立足全局、密切配合、主动作为。
一是健全组织制度。 长安大学与陕西总队联合成立国防生培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国防生管理工作办公室,挂靠学生工作部,安排专人负责国防生工作,与驻校选培办合署办公。形成了领导小组统筹决策、办公室组织实施、学院党委副书记分管主抓、双方业务部门积极参与、院系与选培办通力合作、辅导员具体落实的工作体系。
二是明确责任分工。 依据《国防生管理规定》,制定了《国防生管理工作实施办法》,明确了学校具体负责国防生的文化学习、学籍管理、食宿保障和医疗保险等;选培办主要负责军政训练、复查复检、签订协议、管理国防奖学金、申领发放被装和毕业分配等。招生选拔、日常管理、报考研究生、评选表彰、违约淘汰处理等问题,由双方共同负责,联合把关,协商办理。家庭负责国防生假期里的管理和平时配合大学、选培办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三是加强沟通协调。 每月与国防生所在学院召开一次国防生管理情况碰头会,每学期召开一次国防生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国防生管理教育工作。分管四个校区国防生的选培办干部与国防生所在学院的辅导员经常相互沟通情况;每学期国防生所在学院和选培办都要与每名学生家长至少联系2次,通报学生现实表现、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部队、学校、家庭三方面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针对地方高校开放多元的特点,着力打牢献身国防的思想根基。 国防生身处开放多元的地方高校,思想活跃,社会接触面广,易受多种思潮影响。但军人身份的特殊性要求国防生具有忠诚于党、献身国防的坚定理想信念。该校在培养过程中,坚持理论武装先行,将学习传播党的先进理论成果和传承发扬我军光荣传统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国防生理想信念,筑牢军魂意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固本培元、凝魂聚气的根本作用。
一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引导。 扎实组织学习习近平主席关于军队和武警部队建设一系列重要论述,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印制理论书籍、政治常识手册,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辅导、讨论交流、撰写心得、绘制黑板报等形式加强理论武装。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性质宗旨、职能使命、形势任务、政治纪律、保密知识、心理常识和法纪警示等教育,强化了“五个认同”,为国防生“扣”好军旅人生的“第一枚扣子”。结合教育,组织“优秀大学生干部先进事迹报告会”,开展“立志献身国防,争做四有军人”主题演讲比赛,面向全体国防生征集《武警国防生之歌》,通过一系列活动,纯洁了思想动机,端正了价值追求,使国防生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行动更加主动自觉。
二是用我党我军光荣传统熏陶激励。 针对国防生缺乏警营生活磨炼,对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历史必然性感悟不深的实际,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史、建设史和改革开放史教育。在楼道醒目位置悬挂英模画像、领导题词,营造政治氛围,培育战斗精神;充分利用周边红色资源,分批组织国防生赴延安、照金革命教育基地参观;在国庆节、建党节等纪念日组织宣誓仪式、升旗仪式,开展教唱强军战歌、放映红色影片、举办强军晚会等活动,组织“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大讨论,从根本上坚定携笔从戎、献身武警的崇高理想。
三是通过新媒体平台传递强军声音。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十分复杂,形势发展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该校积极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建立国防生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每日发布重大新闻、活动报道、心灵鸡汤和优秀征文,增强国防生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培养集体荣誉感。利用微信群、QQ群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与国防生在交流沟通中拉近距离、增近感情;针对部分思想动摇、身体患病、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的同学加强教育引导,真正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确保国防生队伍思想不迷失不迷茫不迷航。
——针对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求,着力培养履职尽责的综合素质。 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紧迫性工作来抓。通过丰富的文体活动、有效的实践锻炼等途径打牢国防生任职所需的文化、军事和能力素质基础,以输送适应部队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复合型军事人才为己任,使国防生在校期间实现由青年大学生向合格国防生的转变,由合格“战士”向基层指挥员的转变。
一是倡导学习风尚,打牢知识报国的文化基础。 针对国防生中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标准过低、精力过于分散等现象,始终把专业知识学习作为国防生教育培养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强与学院辅导员交流,定期座谈,分析学习情况;不定期抽查到课率和晚自习,进行深入讲评;定期公示成绩,作为评选“优秀国防生”、毕业分配、淘汰的重要依据。建立“三互”学习小组,适时组织模拟考试、集体自习,互帮互教互学,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对个别成绩较差的进行谈话,并及时通报家长,与学校、家长一道做好督学工作。
二是严抓训练质量,打牢国防生适应部队任职需要的军事基础。 在工作实践中,始终把军事训练作为第一任职的关键环节常抓不懈。坚持周六全天,周内每天1或1.5小时军事训练,紧贴任职开设警棍盾牌术、应急棍术、射击、战术等课目,浓厚国防生“兵味”。将大学四年作为军事训练的完整周期,利用暑假时间,分别组织骨干到机动部队集中训练,以体能、“四会”教学法和基层八个会组织实施为抓手,强化组织指挥和管理能力;组织大一国防生参加基地化训练,学习基本军事技能,培养军人意识;组织大二、大三国防生到基层部队实践锻炼,通过当兵锻炼和代理班长、排长工作,帮助他们熟悉基层、了解战士,体验带兵方法,增强适应部队的能力。坚持周会操、月考核、季讲评,月评选训练之星、年度评选训练标兵,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在2015年全军毕业国防生考核通报中,点名表彰的仅有的5名武警国防生均出自于长安大学。
三是积极搭建平台,全方位提高国防生能力素质水平。 针对理工科国防生在人文社科方面的“短板”,经常性开展一些第二课堂活动,从知识广度上注重查漏补缺。邀请新闻记者、专家学者讲授新闻写作、摄影摄像和高科技知识;组织开展“国防生小讲堂”活动,鼓励有特长的国防生做“小教员”,帮助大家学习书法、绘画、摄影、演讲口才、图片处理、写作、板报、篮球裁判、办公软件操作等技能,丰富知识结构,提高政治教员“四会”能力。利用国防生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提升新闻写作能力。
——针对国防生分布广、管控难的特点,严格管理强化作风纪律养成。 目前,针对多校区办学模式,给国防生管理工作带来的诸多难题。该校与选培办积极研究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一是以自我管理为主体,健全模拟大、中队制度。 按照个人申请、学业考察、军事考核、竞选演说、民主推荐、集体研究的程序产生模拟大、中队骨干,并利用暑期时间组织集中强化训练。针对大一新生成分新、管理能力比较弱的实际情况,由大三年级思想强、军事好、作风严的国防生担任骨干,从日常学习、工作、训练等方面带领新生适应国防生的军事管理;大二、大三、大四年级采用“同级管理”模式,调动了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同时激发了竞争意识和全面发展的忧患意识,为广大国防生提供了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指挥管理平台。
二是以组织管理为保障,坚持选培办干部跟队指导。 认真落实武警总部下发的“两个办法”,坚持干部留校值班住宿,制定《国防生模拟中队实施办法》《国防生教育管理量化考评细则》,对运行程序、一日生活制度进行规范,指导模拟大、中队骨干开展,坚持落实早操、晚点名、请销假、查铺、警容风纪纠察、内务卫生检查、颁发军事训练和内务卫生流动红旗,评比“尖刀班”。通过班务会、队务会、学期大会,及时总结和部署工作,不断强化国防生的纪律观念和服从意识,使其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三是以作风养成为抓手,强化纪律观念和号令意识。 坚持按照合格军人要求,加强国防生作风纪律养成。近年来,新生一到队就组织到西安支队机动部队参观见学,了解基层部队严谨细致、令行禁止的作风。制定《国防生行为准则》,规范生活、学习、训练秩序和着装、礼仪、交往等日常行为。对国防生实行军事化管理,从正“三相”、纠“三手”、扬“三声”等细节上培养国防生良好养成。在基地化训练和基层部队实习锻炼中,强化国防生纪律观念和号令意识。在学校每周组织的升旗仪式、每年组织的军校阅兵仪式和春季运动会等大型集体活动中,国防生以严整的军姿、整齐的步伐、饱满的精神、良好的秩序、严明的纪律赢得了全校师生的广泛赞誉。
(责任编辑:卢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