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中欧合作迎来新契机

24.06.2020  20:53

  新华社布鲁塞尔6月23日电(记者李骥志王子辰)第二十二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22日以视频方式举行。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会晤在中欧新冠疫情趋稳、经济亟待恢复、世界充满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举行,是一次各方期盼已久的高级别对话,为中欧在“后疫情时代”展开多领域合作带来新契机。

  

  3月28日,开往德国杜伊斯堡的中欧(武汉)班列从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驶出。这是自疫情防控以来,从武汉开出的首趟中欧班列。(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高层对话期盼已久

  本次会晤是中方领导人同新一届欧盟领导人首次正式会晤,也是新冠疫情暴发后中欧之间最高级别的机制性交往。会晤原定于今年3月举行,因受新冠疫情影响而推迟到6月。可以说,这是一次双方都期盼已久的对话。

  这次会晤涉及话题广泛,从贸易到投资,从卫生合作到经济复苏,从气候变化到多边主义,从国际形势到地区安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双方开诚布公,就一系列问题交换了意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认为,这次会晤是一次“良好的开始”。

  欧洲智库欧洲亚洲事务研究所项目主任谷琳对记者表示,欧盟与中国是战略合作伙伴,彼此高度依存,双方有必要保持公开、坦诚、富有成效的对话。

  此次会晤适逢中欧新冠疫情逐步趋稳、复产复工稳步推进的时间节点。分析人士认为,自疫情发生后,中欧双方守望相助,团结抗疫,在多边平台上有效沟通协调,展现出责任与担当。此次会晤有助于加强中欧经济复苏合作,进一步促进中欧双方战略互信和互利合作,提升务实合作水平,为疫情之后的双边关系发展指明方向。

  

  4月25日,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海沧站货运员李莹(左)在厦门海沧站和发货方代表办理中欧班列货物进站交接手续。(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中欧合作大有可为

  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欧在“后疫情时代”拥有广泛合作空间。双方不仅可以加强经贸合作,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在合作应对新冠疫情、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和数字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大有可为。

  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日均贸易额超过10亿欧元,经贸关系极其活跃。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双方需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维护中欧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动力。

  欧洲一直高度重视中国市场。中欧多年来就双边投资问题展开谈判,希望能在今年签署一项全面的双边投资协定。在此次会晤中,中欧领导人重申致力于在2020年达成中欧投资协定,同意将尽最大努力尽快就公平竞争方面的规则达成共识。

  这一表态向业界释放了积极信号。谷琳认为,这显示出双方都有意愿推进谈判进程。如果能够如期在年内达成协议,“对于疫后复苏来说是极大的利好”。

  中欧双方在抗疫方面也有很大合作空间。谷琳说,中欧在疫苗研发等领域的合作对全球来说至关重要。越是在全球范围内加深合作,越有利于各国早日走出危机。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高级研究员贝特霍尔德·库恩认为,欧盟和中国合作有助于经济早日复苏。除加快推进投资协定谈判外,双方还可以在绿色发展、气候变化等领域加强合作。

  

  4月14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中欧班列(渝新欧)“中国邮政号”在卸货。(新华社发)(立陶宛邮政供图)

  中欧关系意义重大

  分析人士认为,在“后疫情时代”,推动中欧关系更加稳健成熟,迈向更高水平,对世界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今年是中欧建交45周年。回顾过往,中国同欧盟关系保持了合作主基调,增进了双方人民的福祉,也为世界注入了更多稳定性。当前世界面临很大不确定性,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应对全球性挑战,只有通过对话协商才能化解矛盾冲突。

  谷琳认为,中美、中欧和美欧是当今世界至关重要的三对关系。当前,全球陷入公共卫生危机,而美国又正值总统大选年,在此背景下,平稳的中欧关系有助于维护世界秩序、促进经济复苏。

  库恩认为,欧洲和中国都是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者。眼下,世界上民族主义抬头,单边主义盛行,多边主义遭受巨大压力。在这样的时刻,中欧进一步开展互利合作,落实承诺,有望为多边主义再次注入活力。

  冯德莱恩也指出,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世界秩序面临挑战,这些问题进一步凸显了中欧合作的必要性。她说,不论是在贸易、气候、科技还是在保卫多边主义方面,中欧合作在当下都具有积极意义。(参与记者:任珂、唐霁)

编辑:刘伟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