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丨中国政府何以获得高满意度?这场发布会给出答案

13.03.2021  14:37

  近年来,在国际民调机构的多次民意测试中,中国人民对中国政府的支持率都高居全球之首。原因是什么?11日,在中国两会闭幕后举行的总理记者会释放的信息,为世界理解这个现象提供了一扇窗口。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到明年年底前每个县都要确定一个定点医疗机构,不能再让这些老人为此(异地报销)烦心”“政府总支出要更多地向量大面广的民生领域倾斜,特别是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

  当天记者会上,与民生直接相关的内容占了很大篇幅。原因无他:这些事情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民生无小事,正如记者会明确释放的信息——“中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

  这一点,在同一天中国最高权力机关通过的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政府未来五年规划提出了20个主要指标,其中有7个是民生福祉类,占比超过三分之一,为历次五年规划中最高。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2025年达到95%;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2025年达到4.5个;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2025年达到11.3年……这些指标解决的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可谓送出了一份丰厚的“民生大礼包”。

  美中贸易委员会专家安娜·阿什顿评价说,中国政府致力于提高教育水平,提高平均预期寿命,积极应对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这些都是为了确保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加速,中国人的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过去五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帮助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显然,在民生改善的道路上,中国政府正尽最大努力不让一个人掉队,用更大范围的社会保障体系和不断改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为全体国民建立起“托底机制”。这让在奋斗路上的每一个中国人更安心、更踏实,也更有动力奔向心目中更美好的生活。

  作为一个拥有14亿庞大人口的国家,中国改善民生的工作难度其实很大。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背景之下,如何适应新的劳动力结构、满足更加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民生需求,对中国而言是巨大的挑战。

  “中国的老龄人口已经有两亿六千万,老龄产业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朝阳产业,它带来了多样化的需求。”总理记者会上就这个问题释放的信息,让外界看到,中国人从来都善于从挑战中捕捉机遇。

  为老龄人口提供服务催生出“银发经济”;民众对教育、医疗等需求的提质升级,能为相关领域创造出新的增长点……显然,不断改善民生、办好老百姓关心的事,本身就能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从面对公共卫生危机时将人民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到恢复经济时将保就业放在首要,再到未来发展规划中将改善民生作为主题,中国政府的工作始终以人为本,也就是老百姓期盼什么,就朝什么方向努力,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而这正是中国政府多年获得高满意度的根本原因所在。

  (国际锐评评论员)

编辑: 石彬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