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全球化、快速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使得我国城镇风貌不断转换,并在风格上趋向一致。人们已经无法对缺乏个性的城镇乃至小城镇之间的形态加以识别和记忆,“千镇一面”的现象日益突出。
特色风貌
城市特色是地域文化在城市空间的反映,是该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形态表征。城市特色的形成有如下特征:(1)地域文化的差异是城市面貌相异的根源。(2)自然资源是城市特色形成的物质基础。(3)气候条件是城市特色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
城镇“风貌”比城镇“景观”更偏重于总体感受,城镇“景观”比城镇“风貌”具有更为明确的审美意识。谈“风貌”一般重在描述城镇整体区别于其他城镇的“自明性”,而“景观”关注对具体物质空间的审美评价。
城镇特色与景观风貌构建的必要性
(1)城镇“特色危机”、“特色趋同”现象。(2)城镇特色构建的必要性思考。“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提升城乡特色风貌品质,实现可识别的、可记忆的、美丽的城乡景观风貌,塑造美丽城市、美丽小镇、美丽乡村。
城镇特色风貌的发展目标
(1)可识别
可识别即容易认知城市各部分并形成一个凝聚形态的特性,即有形物体中蕴含的、对于任何观察者都很有可能唤起强烈意象的特性。一个可识别的城市就是它的街区、标志物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形态的城市。一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可识别性的城市会使人们正确识别物理空间环境、清晰感知城市的文化特色、增强人的定向感和归属感。
城市的可识别系统,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物质化的具有可视形象的形态,如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是环境、建筑、街区、工农业等生产的物质结果,对城市具有象征意义;城市的另一类可识别系统是非物质类的,如艺术、城市的语音语汇系统,市民行为方式,杰出哲学家、科学家、文艺家的道德水平和能力、创造能力等,都是符号化的状态,以文化的方式显现。
(2)可记忆
城镇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留存记忆的载体。在城镇中漫步,便是一个读取记忆与植入记忆的过程。一座城镇的记忆并不是仅仅通过了解其历史就能轻松获得的,一些更珍贵的东西游离于理性之外,只能用感性的内心去感受,这是获取城市记忆的途径。
承载城市记忆的既有物质的遗产,也有口头的非物质遗产。这些又是影响城市记忆的主要方面。城镇最大的物质遗产是一座座建筑物,还有成片的历史街区、遗址、老街、老字号、名人故居等。地名也是一种遗产,它们纵向地记忆着城镇的史脉与传衍,横向地展示着它宽广而深厚的阅历,并在这纵横之间交织出每个城镇独有的个性和身份。
(3)美丽的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2011中国十大美丽城市”名单。入围城市包括贵阳、苏州、沈阳、拉萨、呼和浩特、太原、南京、合肥、柳州和秦皇岛。评选活动按照《GN中国美丽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由城市规划美、城市基础设施美、城市建筑美、城市文明美、城市自然环境美和城市公众口碑美在内的6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指标、62项三级指标组成。这些城市无疑是美丽的、能唤起人们记忆的城市。
建设可识别、可记忆的美丽城乡
吴良镛指出,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对它的改造应顺应原有的城市肌理,千万不可粗暴地大拆大改,否则城市失去了史迹,犹如人类失去了记忆。
城镇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组成城市景观的建筑和一草一木则是城市景观的细胞。城市景观是一个动态运行的有机体,随着时间、天气和人类活动等偶然和必然因素的影响,不断变化着,呈现着不同的面貌。
保护可识别性的资源,挖掘潜力,在延续其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塑造新的可识别性强、可增加人们深刻记忆的、魅力的城镇景观,使我们的城镇更具魅力,更具吸引力,也更魅力,主要措施如保育城镇自然景观、延续与形成城镇肌理、城镇道路广场、城镇色彩、城镇天际线、城市标志物等。(来源:中国建设报)
责任编辑/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