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区教育资源配置趋向合理科学 把好学校办在家门口

21.03.2017  13:17

  对于家住新城区的人来说,民生九难中的“上学难”怎么破解?记者从新城区教育局获悉,今年将加快推进实施“1345”中小幼共建共强发展战略,把好学校办在家门口。

   教育资源配置趋向合理科学

  去年12月9日,西安市新城区被陕西省政府授予“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普及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区”。这是“教育强区”新城区近年来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提升教育质量的又一成果。目前,新城区共有省级示范高中3所,省级标准化高中9所,省级示范小学10所,省级示范幼儿园13所,国家级重点、省级示范职校1所。现有陕西省特级教师13名,陕西省学科带头人8名,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站长5名,陕西省教学能手87人,西安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437名,西安市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3名,西安市学术技术带头人7名。

  近年来,新城区教育局党委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为核心目标,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创新基础教育模式,在全国首创建立中小幼共建共强工作机制,并作为立德树人、凝魂聚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的有力抓手和支撑平台。

  加快推进实施“1345”中小幼共建共强发展战略,即实现1个目标:全面推进新城教育高品质均衡发展,努力把好学校办在孩子的家门口。打造3个品牌:着力打造品牌学校群、品牌校长群、品牌教师群。强化4个支撑:完善后宰门、康乐路、大明宫、朝阳门4个区域教育共同体,实施集团化办学,建立学校联盟,推行强校托管弱校、一长多校的体制和模式。建设“5个学校”:齐力建设安全学校、特色学校、绿色学校、品质学校、幸福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不断趋向合理科学,形成了后宰门、康乐路两个优质教育资源带,大明宫、朝阳门两个新兴教育资源带。

   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教育公平

  2016年以来,新城区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发展壮大。有效推进了全区教育布局、结构、规模、质量、效益的均衡统一。优质资源配置方面,将大明宫区域自弘中学整体搬迁至大华中学,推进市92中新建项目,加快幸福林带秦川中学迁址新建进程。改善办学条件方面,争取上级资金1.27亿元,改造提升42所学校,9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3所公办幼儿园新建项目稳步推进,建设进度位居市教育局前列。

  新城区教育局党委积极采取“名校+”“名师+”等发展模式,把推行强校托管弱校、一长多校(即由一所名校的校长同时担任一所或几所薄弱学校的校长)作为中小幼共建共强工作的一个重要项目,在教育高品质均衡发展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把优质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管理模式、名师团队引领成建制地移植到薄弱学校,有效发挥品牌学校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区域教育共同体内中小幼升学直通

  共建共强工作机制的特色之一是实现素质教育的连续性,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推行区域教育共同体内中小幼升学直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免试对口入学和十二年基础教育贯通培养。建立和链接了幼儿园成长记录卡、小学素质教育报告单、中学素质评价手册,健全教育评价体系,完善人才培养链,消除了三个学段“各自为战”的弊病,实现中小幼不同学段学生素质教育的连续性,回归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本质。通过中小幼共建共强工作机制促进校际间衔接更加紧密,使各学段明确了该教什么,不该教什么,避免了幼儿园小学化、小学初中化倾向,切实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同时,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贯通培养,探索尝试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体制和模式,由八府庄小学校长担任大明宫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打造优势品牌方面,建立品牌教师人才库,首批入库教师313名,充分发挥品牌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共建共强工作机制也促进了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城区中考、高考上线率连年稳步提升。中考高分段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2016年600分以上学生数是2013年的4倍。2016年9月,顺利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验收。目前,新城区教育整体呈现出向稳、向好、向上、向前的发展态势。 记者 雷婧

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