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社科专家谈城市化:地理流动助推社会流动

27.10.2014  11:52
  

过去的城市化是以城市为主导,城市需要劳动力,就把农民吸纳进城,把劳动力贡献给城市,却不具有市民身份和权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教授景天魁在今天(10月25日)上午开幕的“时空研究与人文社会科学”研讨会上说。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是特定的时空背景下进行的,时空特征制约改革进程,改革也影响社会结构和社会心态。时空研究与社会建设与治理中的诸多价值重建、制度设计、风险控制等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主题有着广泛联系,正在开拓出别具理论视角的学术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而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为在中国推动时空研究,展现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经世济用的新视野,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法学部在西安举办本次研讨会,邀请了40多位来自全国高校和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当前我国时空研究的重要问题,以期展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问题意识、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中国城市化中,小城镇为什么会是一个大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教授景天魁认为,如果对社会学问题意识的时空转换没有明确认识,行动上也就难以达到应有的自觉程度。“例如,同样是城市化,因为时空特性不同,有的是以城市为主导的,有的是以农村地区的城镇化为主导的,城市化的途径、方式、主体等等,是由其时空情景规定的。


景天魁说,新型城镇化与旧型城市化的根本区别是主体改换。在中国的情境中,为什么必须从国际通用的“城市化”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的概念转变,为什么在中国实现城市化的过程中,“小城镇”会是一个大问题?是因为,过去所谓的“城市化”是以城市为主导,城市需要劳动力,就把农民吸纳进城,把劳动力贡献给城市,却不具有市民身份和权力。


在中国,户籍地本身就是影响生活机遇的变量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副院长王宁则从地理流动过与社会流动的关系角度,分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的地方分层和人才流动。“不同的地方在地方分层的‘金字塔’中占据不同的等级地位,人们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的地理流动,就不单纯是一种空间流动,而且是一种社会流动。在中国,户籍地本身就是一个影响自身社会地位及其生活机遇的变量。


王宁表示,从这个角度看,地理流动助推社会流动。人们通过地理流动实现了收入的提高、更多的职业选择、更发达的消费供给以及更高的个人声望,这种由地方分层所引起的地理流动,成为了地方不平等的又一个根源。


参加研讨的专家学者还从全球化、都市生活、工厂体制、汽车社会与城市空间等角度,阐述了时空研究的诸多领域及相关课题。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