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年,“十三五”规划的编制研究工作已经启动,如何从“旧常态”向“新常态”过渡,如何为发展寻求综合减灾的对策等,都成为2015年中国城市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须思考的大计。
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融入“十三五”规划
2015年,联合国将在全球范围内纪念始于1990年的“全球减灾行动”,并在日本召开第三次世界减灾大会。在此国际背景下,我国更要维持安全减灾的稳定局面。因此,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全力开创城乡安全减灾新局面格外重要。据此,“十三五”规划编制过程中应注意以下3点。
第一,要从城市总体运行安全出发,用综合减灾及大安全观统领城市安全发展模式,切不可将单一灾种的规划进行简单叠加。
第二,要汲取以往典型灾害案例的教训,找到安全隐患,按照最大危险性预期对城市危机进行描述,改进现有主环节应急预案,并使之与城市防灾规划相衔接。
第三,依法安全减灾,着力治本攻坚。在理顺《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防震减灾法》、《气象法》等法规关系的基础上,以全局安全视野深化城市体制机制建设,尽可能推进《城市防灾法》的编制研究工作,使防灾减灾安全法规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确保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的安全实施。
锁定本质安全观 强化城市安全设计
城市设计是城市发展之魂,城市安全设计是城市安全之根本。城市安全设计的核心是要在城市规划及开发建设各阶段锁定本质安全,将尽可能知晓的危险因素纳入设计环节中,找到限制和控制对策、预防和保护对策以及减缓性保护对策。
根据项目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研究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匹配关系,处理“城市病”易发情况,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功能失调与“器官”受损的状况。
要以协调发展的思想为根本,处理好城市安全问题,尤其要重视极端天气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环境安全设计,将某些已发生的极端事件逐步纳入城市常态安全防灾体系中,创造城市在未来大发展格局下的安全新标准和新引擎。
认清地下管线安全风险是当务之急
城市管理中引入大数据是个新思路,芝加哥市长拉姆·伊曼纽尔提出,大数据时代,与其被动接受那些突如其来的应急状况,不如主动出击,改变大城市面对顽疾束手无策的尴尬。
打造可量化的安居城市应该从认清城市生命线——地下管线开始。2014年6月,国家出台《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未来10年的“三步路径”,即在2015年以前完成地下管线普查工作;5年之内改造旧管线;10年之内建成安全完整体系。
地下管线是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的生命线。以水系统为例,201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强调,在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框架前应做好城市市政管网的调研工作。但是,目前在建设、运营和维护等环节,管网末端的标准规范都很欠缺,加重了管网的错接、混接、管道淤积等问题。至今全国有1/2的地下管线未能实现普查。而且,现有管网的诊断技术比较落后,80%需要人工诊断,自动化设备诊断率仅占20%,影响着地下管网的管理水平及质量。
再如城市供热管道也同样问题重重。供热管道事故乃至爆炸的发生虽然具有偶然性,但其事故根源是必然的,分析原因主要包括:管道连接混乱、乱用错用阀门及补偿器、管道埋深未按照国家规定、管道超年限使用、管道本身受腐蚀、自然灾害及相关灾害导致爆管等。为此,对管网系统必须要实施可靠性对策即精细设计以确保合理配置资源;冗余设计确保系统有一定备份以应对不测;借助当代科技手段及信息力,在强化现场管理时,提高管网系统及网络的适应性与可修复能力等。
提高国民安全文化素养
全社会,尤其是政府各级管理者都应树立安全文化意识。安全文化除自护自救能力建设的内涵外,还包括责任意识,明确责任意味着各级管理者必须成为拯救生命的责任人。明确责任强调依法依规,不分职位高下,要切实加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安全减灾精细化管理。
现在,应该在不同城市开设安全防灾保险,通过灾害经济与保障的社会学方式,培养公众的防灾备灾心态。
集众人之小力,聚抗灾之大力,这样才能形成完善的城市防灾抗灾系统。同时,还要通过立法给公众安全平安建设积极参与提供条件及保障。特别是各级领导要率先成为安全文化教育的推动者,这样,才能使国民安全文化教育深入人心,走出形式化误区。
安全文化要从中小学生走向社区教育,从被动训练变成主动演习,如此,才能赢来我国城乡安全生活到安全生产发展的新局面。
城市要以自身的管理与作为让人们感受到美好,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号上,体现在自我陶醉中。(来源:中国建设报)
责任编辑/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