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城市 回归自然--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纪实
走出西安城墙玉祥门,顺着“张骞出使西域”青铜群雕的方向往咸阳西行,渭河两岸、沣泾之滨,坐落于两座古都间、一个规划范围882平方公里的新城跃然眼前。这里,就是我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
“怎么创新发展方式?就是让城市回归自然。” 陕西省常务副省长、西咸新区管委会主任江泽林说,“在西北这样一个严重缺水的地方,建设‘海绵城市’是让城市回归自然的一个主要途径:城市下雨的时候就吸水,干旱的时候就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使水源得以涵养,使田园得以保存,使生态得以循环。”
规划——遵循山水格局
在西咸新区规划室,看规划模型,记者吃了一惊:怎么有这么多的绿色板块?绿意之中,还有专门设置的多条遗址保护带。因为位于城市中心,这些绿带和文物保护带格外显眼。
“新区仅有1/3的面积用于城市建设,2/3划定为农田、生态用地等禁建区,设定文物‘紫线’、生态‘绿线’和水体‘蓝线’,以法律形式确保城市的绿色基底,为‘海绵城市’提供生态保障。”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军解释说,“西咸新区摒弃‘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利用区内山川河流、大遗址保护区和基本农田构建城市绿色基底,让五个组团城市和若干风情小镇点缀其间。”
对于传统粗放式城市建设模式下形成的水体破坏,西咸新区则进行生态修复,先后启动了区域内渭河、沣河、泾河综合治理工程,使其恢复行洪、蓄水等生态功能。河流沿线建设生态景观廊道、湿地公园,延长城市绿线。
除了规划,实际效果如何?趁着天气晴朗,记者站在秦汉新城的高处北望,西汉帝陵遗址一字排开、绵延百里,草木丛生、郁郁葱葱;南眺,渭河水川流而过,河边绿植遍布,风光旖旎……
核心——打造雨洪系统
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一条条低洼地带,水草丰茂,初冬时节,依然生气盎然。
“我们将中央雨洪系统植入城市绿廊,整体下穿城市道路,构成‘海绵城市’体系。大雨时如果雨水来不及在路边花坛和绿廊收蓄,就会通过排水管进入中央雨洪系统,形成串联的湿地系统。”沣西新城管委会主任刘宇斌说,“说白了,就是将农村的涝池移植到城市中心绿廊,实现区域性雨水汇集、净化、调蓄、溢流功能。”这样一来,城市中心绿廊既是城市绿色景观带,又是雨洪系统,还是动物迁徙、城市通风的重要通道,成为净化城市空气、水的“肺”和“肾”。
走在路上,路边的排水管道粗看没啥特殊,走近了瞧,却“大有蹊跷”:这里改变传统的道路雨水直排下水道的做法,而是采用了低于路面的花坛、草地来接收雨水,并在地下铺了沙石。
“雨水经过‘收、蓄、渗、排’的过程,通过植物吸收净化,渗入土壤补给地下水;剩下的渗雨水排入蓄水槽,方便干旱时对植物或景观的补水,从而实现雨水的‘慢排缓释’,70%的雨水可以收集利用。”刘宇斌说。
底色——留住记忆
走在西咸新区,记者发现:绿色城市的理念在这里正从“概念”走向“实践”。这里在打造屋顶农业,在室外天台和屋顶种树种菜;布局在渭河北岸的西咸立体城市,正在发展高附加值的有机生态农业,让渴望体验农耕自然的城市居民,不用驱车跋涉,就有便利的绿色休闲场所;在沣西风情镇,在四个小镇组团围合下,城市中心保留了2070亩的农田和一个原始村庄,真正实现了“人在园中,园在城中,城在田中”。
路途中,常能看到一些现代农庄以及维护苗木的工人。作为当地“原住民”、40多岁的堰下张村村民王优利,如今在沣东新城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当起了“都市新农民”。
“以前种地是拿镢头刨,一亩地一年到头也就赚个1000来块。”王优利告诉记者,自从村里把土地流转给了农博园,村民们每年能拿到每亩2000多块钱的租金。王优利现在主要从事都市农业智能管理,每人每月还可以拿到2000元的工资。
“如今我们也从庄稼地上‘解放了’,可以外出做生意也可以进入园子从事都市农业。”王优利说,“在农博园里不用抡锄头,咱是操控智能系统的新式农民。”
“开门见山、推窗见水、留住了乡愁”的王优利和他的乡亲们,对发生在故土上的城镇化变革,不再理解为生活在“城乡结合部”,而是“跨出家门、上班购物,左手田园、右手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