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报刊亭经营困难日纯收入不足百元 拆不如改

13.01.2015  18:30

  在网络尚未普及的时代,报纸杂志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城市街头的报刊亭为人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然而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依赖于网路,纸质的报纸杂志被冷落了,那么街头的报刊亭还能不能存在?该不该存在?

  1、经营困难,日纯收入不足百元

  “我现在用手机也能看小说,而且是免费的,干嘛还去买书啊,再说那个也不方便”,大学生小李说起传统的阅读方式一脸不屑。

  宋书琴经营报刊亭已经有十几年时间里,她告诉记者说:“现在人们都在网上看东西,不愿掏钱买杂志了。过去生意最好的时候,《读者》我一个月能卖150本,现在50本都卖不了。还有报纸,今天的《华商报》我订了20份,可是到现在就卖了4份”。

  宋书琴经营的这家报刊亭位于火炬路的一个公交站牌旁,加上附近就是华润万家超市,人流量还不算少,记者担心老板由于生意不好有点言过其实,于是在旁观察了一个半小时,期间,只有一位30来岁的女士买过一本《青年文摘》。

  宋书琴说:“需要买水、换零钱的人还真不少,好好的报刊亭,都成杂货铺了。”宋书琴坦言,往年11月和12月是保不住本的,2014年从10月份开始就已经处于亏本经营了,就这样还得每天起早贪黑开门,如果关一天门会亏得更多。

  经营报刊亭的业主大多是一些下岗职工、上了年纪的老人或是一些没有正式工作的妇女。很多报刊亭每天的收入基本在200元左右,除去水电费,租金等这些成本,也就能挣个80元左右。有的人还无奈地表示,有时候连本都保不住。

  2、转身“杂货铺”,小食品充值卡成主业

  宋书琴口中的“杂货铺”现象并不在少数,为了走出困境,改变报刊亭的经营状况,很多报刊亭老板干起了“副业”,将水、饮料、香烟、口香糖等小商品引进了铺子,有的甚至还支起架子卖起了烤肠。

  “城管不会干涉你吗?”记者问一家报刊亭的老板,“怎么不会,还不是经常查,不过见他来了收起来就是了。要不然单靠卖报纸早就关门了,报纸现在有几个人买嘛。这些报纸即便卖出去了也挣不了几个钱,一般情况下,一份报纸只有2-5毛钱的利润,而杂志的大多在2元左右,有些杂志虽然会高点,但是我都不敢拿,贵的杂志你拿来一旦卖不出去就只能自己扛,哪背得住啊!

  目前,很多报刊亭老板还专门办理了“食品卫生许可证”。有的已经把主业变副,甚至变没了,在五路口华东美博城的一家报刊亭前,记者寻觅了好久才看见在摆台的一角,一把大锁压了两份《西安晚报》,别的书刊难觅踪迹。相反的是,饮料和食品倒把整个书架码得整整齐齐。

  有些报刊亭甚至卖起了早餐,成了便民服务站,开通各种缴费业务,代售游戏点卡、彩票、汽车票、机票等,把业务范围扩大到代收包裹等方面。

  3、拆不如改,维护城市文化风景线

  据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08年至2012年底,全国共拆除了10468个邮政报刊亭,目前全国邮政报刊亭数量越来越少了。读者不断流失,营业利润不断下滑,为了扭转这一窘境,报刊亭运营公司不断给报刊亭施压,要求报刊亭的营业额必须超过多少,或是订刊订报数量必须超过多少。

  对于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不少西安市民,95%以上的人认为,作为城市的一道文化风景,报刊亭有存在的必要。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报刊亭在发行报纸杂志、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既然不能废,那么如何才能让报刊亭发挥它的市场潜力,做到既能满足市民需求,又能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呢?

  作家吴安臣在接受采访时说:“城市需要报刊亭,它是一种城市文化象征,如果没有报刊亭会觉得这个城市少了点韵味。一个地方的人文素质通过它来彰显。

  对于报刊亭的未来,业内人士认为,一个城市应满足不同层次的阅读人群的需求,不能将作为文化重要载体的报刊亭边缘化,甚至与居民无关。有关部门应该把它作为文化大繁荣的重要环节来抓,将其列入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研究制定有效的扶持策略,协调解决报刊亭建设中各部门多头管理问题。从报刊亭经营主体而言,开展多元经营、拓展服务范围是顺应时势变化的一条出路。而传统媒体更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深度上超越网络,作出真正有质量、有质感的报纸和杂志。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应利用信誉、品牌、权威性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将目标群体从平民大众转向高端人群,追求深度报道,看重内容销售,以及适应未来做一些有特色的栏目,加大同类报刊之间的差异度。另外,相关部门除了要对报刊亭的发展规划加大扶持力度外,还应从培养全民阅读习惯上下一些真功夫,让一些年轻人能在传统阅读中找到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