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建设应该从个性建设走向联动发展

25.03.2015  10:16
  有媒体报道我国将编制跨省区城市群规划,打造多个城市群,引起广泛关注。对于是否应该同时规划上马一批跨省区城市群、中国应该建多少个城市群、哪些城市可以列入城市群建设,业内专家尚有不同意见。不少专家指出,城市群的形成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城镇化和工业化是有发展规律的,城市群同样有着客观的形成机理和发育规律。城市群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尊重规律,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成“群”需要条件和标准   目前列入国家规划的城市群有哪些?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及的城市群有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成渝、中原、长江中游、哈长城市群等7个城市群。其中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明确定位,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及《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五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黔中和滇中区域性城市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城市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方创琳表示,除国家正式文件公开提到的9大城市群外,其余尚无国家的正式认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曾向国家有关部门建议建设20个城市群。方创琳说:“但是应以国家部委正式公布为准,个人认为不会超出这20个。”   据了解,目前发改委的地区司和规划司在分头推进编制5个城市群规划,它们是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和哈长城市群。   城市群是指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那么,城市群是如何形成的?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介绍,一个城市群至少具备3个条件:一是有相当数量的城市;二是有1至2个大都市;三是相互之间借助发达的交通紧密联系。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杨重光表示,城市群的发展必须要考虑城市本身的结构和环境的容量,在没有很好的内部结构和各个环境相互协调的作用下,很难得到好的发展结果。他主张城市群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城市群应具有多个层级,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市体系合理,让大都市辐射带动中小城市,中小城市再带动城乡。一方面,大都市通过良好的城市发展策略解决交通、环境与城市设施配套问题等“大城市病”,将一些可转移的产业转移到周边中小城市,带动周边就业与消费,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融入城市群后,区位劣势弱化,成本优势强化,迎来更多发展机会。因此,城市群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城市群的成熟阶段就是同城化、一体化。   构建6大一体化   目前,我国城市群普遍存在重形态建设、轻实质发展的问题,少数城市群其实只是在空间分布上相对集中的“一群城市”。如何着力提升城市群质量,切实把城市群建设成为我国在全球化网络中具有竞争力的核心节点区域,是城市群发展的目标。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地区,是城市群中当之无愧的领头羊。这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但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和国际竞争压力在加大,需要转型升级。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长三角就流行“上海星期天工程师”去江苏乡镇企业抓产品质量、提升技术水平。这种人员交流把上海企业和江苏企业联系起来,因此,长三角城市群一路走来,产业链长、经济一体化程度高,市场化程度高。长三角市长联席会议很早就开始运行,在突破行政壁垒、交通互联互通方面做得比较好,是三大城市群中发育最成熟的。目前一是面临扩容问题,需要顶层设计的突破;二是面临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型挑战。   珠三角城市群是最早发育的城市群,对外开放程度高、市场化程度高。四大经济特区有三个在珠三角,对外开放、吸引外资辐射效应大,县域经济发达。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背景下,如何加快产业转型,实现新一轮崛起,是珠三角城市群面对的挑战。   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最晚,但步子迈得快。京津冀21.6万平方公里,1亿多人口,既面临生态治理的共同难题,又面临个性化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北京的城市病治理,河北产能压减带来的经济转型、人口就业问题,天津投资驱动发展方式的转变等等,但转型升级是三地的共同任务。从大气污染治理到交通一体化,从生态文明建设到产业协同发展,无不呼唤京津冀三地破除行政管理、资源配置、功能布局等方面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做好统筹、联动发展。   方创琳认为,城市群协同发展,重点是推进6大一体化,即区域性产业发展布局一体化、城乡统筹与城乡建设一体化、区域性市场建设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体化。城市群必须建立区域协调机构,建立跨城市的官方半官方行业协调组织,形成多元力量参与、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相结合、体现社会各阶层意志的新公共管理模式。与此同时,建立城市群横向利益分享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公共财政制度与公共财政储备机制也期待改革突破。(来源:中国建设报)                                   责任编辑/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