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城建档案馆加强内容开发 丰富档案利用方式

08.04.2015  10:01
  本网讯 近年来,安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把城建档案电子信息化建设列入安康市规划局年度项目计划,成立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小组,从机构设置、管理制度、人才队伍、工作经费等各方面争取支持,为全市建设档案工作创造了良好基础。   完成电子信息化建设,提升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   该馆积极推进城建档案电子信息平台建设,配备城建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硬件和网络设备,全部完成馆库档案一万三千多卷档案的扫描、录入、挂接、检验等工作,利用软件辅助完成城建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保管和检索利用,实现馆藏档案计算机检索、查阅利用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检索效率。   加强电子档案质量管理,一是制定档案管理工作程序,对职责、流程、标准、痕迹、考核等基本要素提出了整体的要求;二是建立了档案安全保管和备份制度,归档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一式三套保存,并将重要档案资料备份保管,定期检查检测,确保档案安全。   加快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该馆制定出台了关于电子档案接收、管理、查阅制度,逐步实行建设工程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声像档案同步接收。同时加强对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监督和指导,保证城乡建设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和有效。   推进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该馆根据业务需要,分层次、分阶段对管理、技术与业务等人员进行培训,采用专题讲座、分发知识手册、档案知识测试等形式,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   加强城市档案开发,丰富档案馆藏内容   该馆全力深入档案利用,通过收集口述、实物档案,修复抢救档案原件等方式征集民间档案,形成保存完整的专题档案。据统计,截至目前该馆共收集史料2482件,其中照片497张,文件2000余件,灾民证10张,荣誉证书及奖章6份。同时该馆开设了83年洪灾警示教育专题版,同时在档案馆建立洪水档案阅览室,全面、系统、真实地反映了历史事件。   实施安康城市记忆工程,一是名人建档。建立“安康作家名人”档案联络机制,收集安康籍作家书籍及生平经历、职务、社会活动、工作成就等方面的材料,并整理入馆。设立安康籍作家专柜,开设免费图书角,加强本地名人档案的征集和保护力度;二是城市声音影像建档,根据统一的方言文本录制语音、视频,所录制语音将标注国际音标,应用文字、声音、影像等技术立体存储方言,并选取安康老街道、建筑拍摄下城市发展轨迹。(赵芳)   【全省城建档案工作会议经验交流之四】                                   责任编辑/姜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