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培养为突破口 落实“固本”与“铸魂”使命

11.02.2015  12:25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高校不仅应承担起为国家社会未来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使命,更应担负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发展“固本”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魂”的战略任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 “固本”与“铸魂”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使命。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落实“固本”与“铸魂”使命需要以培养方式改革为核心。在培养目标设计上,凸显对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要求;在课程设计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实现“固本”与“铸魂”中作用的连贯性、影响的规律性,并结合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和接受倾向增强实效性;在实现方式上,改变知识传递的单一方式,注重以理论学习实现对学生价值观和信念信仰的有效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使之既能结合现实状况对重大理论问题阐释透彻,更能以具有时代特征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实现学生对重大理论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在教学方法上,探索入脑、入耳、入心的有效方式;在评价体系上,探索将学生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纳入评价体系当中的有效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落实“固本”与“铸魂”使命需要以创设育人格局为重点。以建设一支高素质辅导员队伍为重要任务,实现其职能从生活指导到思想指导的转变,创新与学生沟通方式和话语方式,提升实效性,实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探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现形式,提升专业课教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程度,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专业发展规划中更好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加快高校科研部门、管理部门和服务部门职能转变,从管理服务转变为将自身视为校园文化生态的重要体现和宣传思想工作职责的重要承担者,为“固本”和“铸魂”助力。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落实“固本”与“铸魂”使命需要以文化舆论环境建设为载体。以挖掘校史与党史、国史的关联性为方式,以校园文化认同为契机帮助学生实现更高层面的认同;创新校园文化实现形式,以班级文化、寝室文化、学院文化为切入点,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宣传思想政治工作部门有效引导,体现校园文化的整体性、层次性和多样性;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中的具体呈现方式,实现落地生根;凝练大学精神,以精神家园的方式增强学校对学生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加强校园舆论引导,以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和生活化方式,发挥宣传思想工作部门对校园主流文化的舆论引导作用,掌握主动权、话语权和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