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夏至一年最热的阶段来了 这些热出来的病要注意

20.06.2017  14:23

  “骄阳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中国天文年历》显示,6月21日12时24分迎来“夏至”节气,意味着炎热天气的开始,一年最热的阶段即将到来,多地将迎高温考验。“冬至饺子夏至面”“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不要忘了在夏至当天咥碗面条哦。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说,每年阳历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度,为夏至,它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个节气,也是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夏至这天,吃面是我国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俗专家表示,之所以吃面,一是为了取一个好彩头,另外,也有提醒大家注意防暑降温的含义。除了吃面,在夏至这天,无锡人习惯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浙江绍兴的人习惯加一盘蒲丝饼。绍兴地区龙舟竞渡因气候原因,明清以来多不在端午节,而在夏至,此风俗至今尚存。

   这一天 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

  “日长长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天文专家表示,夏至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且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北回归线地区会出现“立竿无影”奇景。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是“”的意思,夏至也叫“日长至”。过了夏至这天,太阳的直射位置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也就逐渐变短了。

  “夏至这天正午,在北回归线上的地区将会出现‘立竿无影’奇景,有兴趣的公众届时可试试看,‘太阳是如何转身的’。”赵之珩说。

  据了解,目前我国大陆设有5处北回归线标志,分别位于广东的汕头、从化、封开,广西的桂平和云南的墨江。

  据相关史料记载,作为重要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这天曾全国放假,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宋代《文昌杂录》里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

这些热出来的病要注意

  中暑

  典型症状:因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体温在40℃以上,头疼、嗜睡甚至昏迷,面色潮红,干热、汗闭、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

  治疗妙方:炎炎夏日,泡澡不但不会中暑,还会消暑。取菊花适量,煎汁去渣,加入浴水中,洗泡20分钟,再用水冲净。有解暑、明目、清火、醒脑之功。

   皮肤病

  典型症状:因夏季高温引起的季节性皮肤病明显增多,除了被虫咬引发的,因日晒引起的日光性皮炎也很多,皮肤被晒伤,红肿起泡,毛囊炎等。另外,因天气太热,身上出湿疹和痱子也是常见的皮肤病。

  治疗妙方:皮肤病治疗最重要的是清洁皮肤表面,所以洗澡是重要的一步。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滞、止血、安眠的功效。取新鲜艾叶30~50克,在澡盆中用沸水冲泡5~10分钟,取出艾叶加水调至适宜水温即可沐浴。茶叶主要成分有咖啡因、茶碱、鞣酸等,鞣酸可消毒杀菌,收敛伤口。因此,茶水浴身,具有护肤功效。

   胃肠炎

  发病原因:夏季饮食不洁,冰箱里的生熟食不分开放置等都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或者肠道疾病。主要有沙门菌、致病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细菌污染食物引起的急性胃肠炎。

  治疗妙方:茉莉味辛甘、性温,能帮助胃的消化吸收,缓和胃痛,对腹泻腹痛有很好的疗效。所以茉莉花茶素有胃部保护茶之称。如果感到消化功能不佳,可用热牛奶浸花,制成茉莉花奶茶。

  本组文/新华社、《健康时报》等 图/东方IC

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