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850多万西安人在基层坚守文明的执著与付出

13.04.2015  09:06

  昨天,在安定门公交车站,人们自觉排队,扶老人上车 记者 张波摄

  历经19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风雨洗礼,2015年2月28日,古城西安终于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长跑”与“接力”的背后,是850多万西安人在基层坚守文明的执著与付出。

  一声招呼、一个微笑,碑林区中铁一局社区主任吴永乐已任职12年,被大家尊称为“社区总理”。但在她眼里,自己既是居民的“110”,又是社区的“钟点工”。

  中铁一局社区是西安的老旧社区,有很多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楼房,且居民老龄化严重。为了帮扶留守老人,吴永乐独创了“四必访”的工作方法,即元旦、春节对七十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必访;居民家中发生重大事情必访;居民大病住院必访;90岁以上老人生日前后必访。

  “办过集体情人节、也开过夕阳红老年餐桌,还可以送餐上门,家里人说我是社区的钟点工,但是被大家伙信任、依赖,不认真干都没有道理。”吴永乐说。

  在西安800多个社区里,有很多像吴永乐一样的“热心人”,他们用行动传递爱心,用服务创新“邻里守望”的新模式。从高陵县维护治安的“治安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到临潼区的“爱心陪聊队”,帮扶模式各具特色,百花齐放。

  目前,西安市共有各类志愿服务团队3062支,参与志愿服务人数77万余人。2013年8月,西安市整合全市1000多支志愿者组织,成立了市志愿者联合会,从而推动了志愿服务制度化。

  对流动摊贩的管理一直是各大城市面临的难题。在西安新城区南柳巷,每天早晨由流动摊贩开设的“蔬菜早市”,为附近上万市民提供了便利。常来买菜的刘建琴说:“城市不能光图面子上好看,还应为市民提供实惠和方便。

  像南柳巷这样由城管执法部门批准设立、各街道办规范管理的蔬菜早市在西安市主城区已有50多个,主要选址在背街小巷、断头路等处,每天早晨经营两三个小时,既方便群众又不影响市容。

  西安市城管局正是秉承着对困难摊贩“柔性执法”,让流动经营有处可去的理念,为他们生存留出空间,同时也减少了城管执法的压力。

  遵循同一理念,西安市城管执法部门对“放心早餐”经营开了“绿灯”。西安古都早餐公司负责人表示,早餐车“占道经营”是一种不得已的方式,西安城管执法部门不仅同意了这种经营方式,还主动配合选点。从2006年至今,西安“放心早餐”销售网点发展到近1000个,可为20万市民提供早餐,并带动了近2000人就业。

  让困难群众在温饱基础上生活得更有尊严,是城市扶贫济困的新课题。

  位于西安市中心的新城区,棚户区面积大,困难群众多,低保户有7000多户近1.4万人。从2013年开始,新城区发动社会力量搭建“爱心直通车”,从物质救助提升到开展“美居行动”,改善居住条件。

  “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们家就没添置过家具和电器。”在新城区西一路街道兴乐社区,60多岁的裴文智和90岁的母亲住在28平方米的老房子里。

  被列入“美居行动”救助家庭后,他的房屋便“改头换面”:一家爱心企业根据房子结构进行设计施工、改造房屋,从家装到家具焕然一新。

  数据显示,2014年西安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7%和新增财力的83.9%用于民生,总计达到669.4亿元,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更多实惠。

  新城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娴说,传统救助方式已无法满足新时期的需求。“美居行动”通过“点对点”的帮扶,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益,让社会救助从物质层面上升到了精神层面,让困难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记者李华 陈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