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2年多修复萧后冠 揭隋唐皇后礼冠神秘面纱
经过修复,露出真容的萧后冠。首席记者张宇明 摄
2013年隋炀帝墓与萧皇后墓在扬州西湖曹庄被发现,引起全国轰动,隋炀帝墓和萧后墓一共清理出墓志、玉器、铜器、陶器、漆器等珍贵文物400余件套,其中有一件是极为珍贵的皇后礼冠,因其属于萧皇后,这件罕见的皇后礼冠此后被称作萧后冠。
近日,这件堪称已发现时代最早、级别最高、结构最完整的皇后冠在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完成了所有实验室考古项目后,向世人揭开了隋唐皇后礼冠的神秘面纱。
传奇 隋末皇后薨于初唐 却极尽哀荣
萧后冠的主人萧皇后在历史上是一位奇女子,史书记载她是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但因生于二月,江南风俗认为二月出生的子女为不吉,出生后就由萧岿的六弟东平王萧岌收养。萧岌夫妇收养萧氏不满一年,便双双去世。萧氏遂转由舅父张轲收养。但张轲家境贫寒,萧氏虽贵为公主但也要操劳家务。开皇二年隋文帝夫妇为次子晋王杨广在梁国选妃,因为梁国诸公主的占卜结果皆不吉,而萧氏占卜为吉,少时受尽磨难的她戏剧性地成为晋王妃。开皇二年成婚不久,萧氏便随杨广前往晋阳赴任。次年正月,生下长子杨昭,即后来的元德太子。开皇五年又生下次子杨暕,开皇六年生下后来的南阳公主。史书记载在杨广夺嫡时,萧氏全力支持。开皇二十年,杨广终于如愿以偿被册封为太子,王妃萧氏亦随之成为太子妃。仁寿四年,隋文帝驾崩后杨广登基为帝,册封萧氏为皇后。隋炀帝在即位后,多有失德,萧皇后婉谏无果。大业十四年江都政变,身在行宫的杨广被叛军宇文化及等所弑,萧皇后带着幼孙、皇室诸女,被乱军带到了聊城。之后窦建德率兵攻城迎回皇后。随后已是突厥处罗可汗妻子的杨广堂妹义成公主将萧皇后迎往突厥。贞观四年唐太宗灭东突厥,迎萧皇后回京,回京后的萧氏得到了唐太宗的礼遇。史书记载萧皇后崩逝于贞观二十一年,享年八十一岁,唐太宗以皇后规制将其葬于隋炀帝之陵。主持萧后冠实验室考古与保护项目的负责人,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的“三秦学者”杨军昌说:“萧后是历史上少有的前朝皇后由后朝按照皇后规制安葬的个案,因此她的礼冠在发掘时并非戴在头上,而是摆在棺椁一侧的一个盒子内,我们判断这礼冠应是唐太宗给她的哀荣。” 即使是哀荣,这对于一生颠簸的萧后来说,也绝对算得上荣宠至极。
出土 皇后礼冠出土时保存状况极差
据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院长赵强介绍,当时他在位于扬州的考古工地看到,由于墓葬填土的机械性挤压,萧后冠出土时已经倾斜、坍塌,进而造成变形、移位。出土时,冠饰上的丝织品部分已腐烂,冠上的所有花柄残断,绝大多数花托破碎,所有花蕊严重风化。额托、博鬓及表面装饰材料均遭严重腐蚀和粉化,而且一些饰件间有粘连现象,给清理工作和文物保护带来极大困难。
因为扬州的土壤呈酸性,并不适合金属质文物的保存,所以铜鎏金材质的萧后冠保存状况极差。也正是由于其保护修复难度很大,扬州文物部门才特意委托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对萧后冠进行保护修复。
2014年5月,经过3周的准备,5月25日赵强带着杨军昌领衔的项目组一起赶赴扬州,开始考古现场文物保护工作,专家们用5天时间完成了萧后冠的保护性搬迁,并把萧后冠整体打包搬迁回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014年7月7日,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护送萧后冠至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
赵强说:“当初扬州方面委托我们做萧后冠的实验室考古和清理是看重我们此前有成功修复唐代公主李倕冠饰和唐代贵妇裴氏冠的经验,他们希望以往的成功能为萧后冠的工作提供借鉴作用。”
根据现场清理的情况看,在棺椁旁当初盛放礼冠的盒子后来倾斜了,加上填土原因,盒子可能破碎了,因此发掘时这个盒子已经呈完全坍塌腐朽状,考古专家在现场只发现了盒子的铜包角,上面有铜钉和漆皮,以及盒子上的银合页。变形的礼冠与盒子以及周围的一些陪葬品混在一起难辨原委。
为了尽可能地清楚萧后冠包裹在石膏和泥土中的具体情况,专家们通过X光片探测,让萧后冠轮廓逐渐清晰显现。探测后专家还在冠饰上发现了4件金属材质的发钗,这些发现都为三维模拟复原奠定了基础。
据杨军昌介绍,目前已经从萧后冠周围清理出大小铜钗12件、铜香炉1个、铜灯1个、额托1个、博鬓2个、花朵若干以及其他残片,饰件有水滴形、荷花形等多种造型。除了香炉、铜灯外,铜钗、额托、博鬓、花朵等实验室考古清理出来的文物,应该都是萧后冠的构件。
修复 构件复杂工艺精美远超想象
杨军昌说:“萧后的这件冠饰与我们以前成功复原的李倕冠和裴氏冠相比,结构最为复杂。但由于保护技术的及时介入、保护措施的实施,萧后冠上一些脆弱饰件的形状得以完整维持,一些痕迹也得以保存,加上检测分析工作的开展,使得饰件材质和古代工艺内涵,得到了最大可能的揭示。”
在实验室中,杨军昌指着摆放整齐的众多冠饰构件一一给记者介绍都运用了哪些工艺。据项目组专家们对每一处构件的分析和研究表明,目前已知的萧后冠上包含的材料有金、铜、铁、玻璃、汉白玉、珍珠、木、漆、棉、丝等10种;工艺则包括锤揲、焊接、掐丝、镶嵌、珠化、鎏金、贴金、铸造、錾刻、抛光、剪裁、髹漆等12类,构件复杂程度、工艺精美程度远超想象。不仅如此,实验室考古清理还运用了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红外光谱、3D扫描等先进的检测分析方法。让当初发掘时像一团“腐朽金属物”的萧后冠,在系列高科技手段面前露出“庐山真面目”。
杨军昌说:“通过实验室考古清理,结合无损的X光探查,我们已经明确了萧后冠饰的框架结构和花树的分布。”为了进一步说明冠饰的结构,杨军昌还专门制作了一个纸质的框架模型,他拿着纸质模型耐心地为记者解释,这个冠是如何由2个博鬓、2道呈十字交叉的“梁”和3道呈环带的“箍”组成基本架构,然后在框架构件上又如何分布了13颗花树。而2个博鬓是固定在第三道“箍”的后面两侧、加饰宽度与第三道“箍”相同的装饰带;2道“梁”中的“中梁”沿着额的中间向后延伸到后脑位置,“侧梁”则大致从一只耳朵的后部到另一只耳朵的后部位置,均变成U形并在头顶部相交连接。
随着清理工作的逐渐深入,专家们清晰地看到3道“箍”从冠的顶部往下依次排列,与“梁”垂直相连,第一道“箍”是个半环带,箍于后脑位置,第二道、第三道均为圆形带。冠后的第三道“箍”上还装饰有3层“水滴形”饰,被称为“后兜饰”,这些水滴形饰件分别以3、4、5的数量排成3层。而冠饰上的13棵花树,则以“中梁”为中心对在前额上部有2棵,后脑位置1棵外,其余10棵对称分布在冠的两侧。“这些花树与框架连在一起,表面是直径5毫米的铜柱,铜柱外面包了一个直径30毫米的木质的楔子,一束束弹簧状的鎏金铜丝串联的花朵插在木头上面,就形成了一棵棵花树。这些花树随着佩戴者走动时的身体晃动会产生微微颤动的效果,看起来活泼而灵动。”杨军昌说。
发现 摸清隋唐礼冠形制 仍有谜题待解
2015年11月后,萧后冠保护重心工作转入萧后冠结构的无损探查与饰件样品的科学检测与分析研究。
记者注意到实验室的操作台上在萧后冠的正上方搭建了“延时照相系统”。杨军昌说,头顶的几台相机在工作过程中,每5~20分钟拍一次照片。这样,在后续的考古学及萧后冠复原等研究中,如果有疑问,可及时对所记录的照片进行复查,并重新研究、解读记录的信息。
据了解,2013年在考古发掘现场就从萧后的墓室中清理出了8件钗。随后在实验室考古清理中又发现了4件钗,与史书中关于隋代皇后佩戴12件钗的记载相吻合。专家透过X光片对实验室考古清理出来的这4件钗进行分析发现,钗首和钗脚呈中空状,两部分通过两根管状物连接。经过进一步的提取分析,杨军昌发现这应该是木销,作用是为了让钗首和钗脚插得更加紧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时的工匠还在木销上包裹了棉花。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文保专家用镊子将这些棉花轻轻向外拉拽,还略感吃力,让人不得不叹服古人的智慧。
但问题也随之产生,萧后冠出土时保存状况极差,上面的丝织品都已经腐烂,金属部件夹杂在泥土里也腐蚀得异常严重,棉花和木销为何能保存千年呢?杨军昌说,此前新疆发现的汉代、隋唐等墓葬中,也曾发现过棉花,但萧后冠饰内发现棉花,是首次在南方地区墓葬中发现棉花。目前这一方面的研究还属空白,因此具体情况还有待考古学家们进一步研究。除了发现棉花和木销外,专家发现史书中记载,隋朝皇后冠应佩戴12花树,但萧后的冠上却发现了13花树,这有何寓意?赵强认为萧后是隋朝的皇后,而埋葬时已是唐代,下葬时唐太宗给予一定礼遇,13棵花树可能就是礼遇,但真正原因是什么还是未解之谜。虽然还有众多谜团待解,但目前萧后冠的发掘和研究已经系统揭示了隋唐皇后礼冠的形制。作为萧后冠实验室考古工作内容之一,已进行了5个多月的萧后冠仿制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很多人都期待看到复原后的萧后冠。9月15日前后,仿制冠将和真正的萧后冠一起在扬州博物馆展出。 (首席记者 张佳)
进入论坛 字体设置 大 中 小 来源:西安晚报 编辑: 韩睿 西部网内容微首页 网站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