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区多措并举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30.09.2014  12:35
              “十二五”以来,渭城区始终把教育作为惠及全区人民的最大民生工程来抓,突出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一是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在教育领域,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渭城区坚持遵循“管少、管好、管活”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教育管理方式,该管的事真正管好,不该细管的事简政放权,为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建立新型的政校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并综合运用规划、拨款、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维护教育公平和教育秩序,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增强教育的社会效益。             二是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 该区大力推行全员聘用制、竞争上岗制、岗位责任制、目标考核奖惩制等,彻底打破端着“铁饭碗”、吃着“大锅饭”、挣着“放心钱”,内无动力、外无压力的局面,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级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管理机制,形成竞争择优的生动局面;试点运行校长聘任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校长,任期三年,任期满后,业绩突出、有重大贡献者奖励50万元;推行班子成员校长提名制,班子成员由校长提名,组织考察,实行全员竞聘、末位淘汰,逐步形成富有生机活力的干部管理机制;积极稳妥推行校长教师轮岗交流,采取试点先行,分三年有序实施;完善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机制,积极引进具有博士学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才和省级以上特级教师来该区任教,区财政将给予必要的生活补助。             三是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大力发展学校联盟和大学区制,打破传统的办学资源一校所有的“资源固化”观念,对全区教育资源进行有机组合、统筹规划、系统设计,高中阶段做大做强教育联盟,义务教育阶段推行“大学区制”。全力推进区内公办学校与省内名校、民办学校的共建共享机制,在两个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总体规划中,要留足留够教育用地,积极引进知名民办教育资源或企业集团到渭城举办有特色、高质量的民办学校,使民办教育成为我区教育强有力的补充。             四是深化教育激励机制改革。 该区财政每年划拨专款,设立教育质量专项奖励基金,用于在高考、中考,以及教科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予以重奖;实施名特优教师培养计划,每三年评选一次“渭城名师”,每次8-10名;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每年区财政拨付培训专项经费用于教师专业培训。 (责任编辑:陈栋)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