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多项制度力保危化行业生产安全
今年,榆林市根据本地危险化学品企业数量多、底子薄、危险高、影响大的特点,围绕企业安全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反违章作业等出台多项制度,全力保障危化行业生产安全。
出台《榆林市涉危企业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2015—2017三年创建规划》,将创建任务分解落实到部门、到县区、到企业,明确了依托安全生产标准化升级、依托企业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的升级改造、依托提升企业员工精细化操作能力的创建路径。制定榆林涉危企业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考核办法和标准,强化对县区和涉危企业创建精细化的督查督办和考核工作,确保年内完成50户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精细化建设创建任务,全面推进危化领域企业过程控制和精细化创建工作,提升危化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同时,出台《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企业外聘专家查隐患制度》,建立政府购买安全服务、企业外聘专家服务、试运行化工企业专家长期驻厂查找安全隐患的机制,主要思路是通过政府购买安全服务,全面推行专家查隐患机制。今年5月,经榆林市政府同意,聘请中国化学品协会的有关专家对全市43户化工企业进行全面的安全诊断,诊断出一般安全隐患1012项,重大安全隐患44项。今后,将通过政府引导和外聘专家查隐患制度的落实,督促化工企业每年都自己外聘专家或中介单位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将隐患向当地安监部门进行报备,对安全隐患治理实行阳光作业,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同时,对试运行化工企业实行外聘独立专家驻厂查隐患试点,即让试运行企业在试运行前根据本厂的规模,外聘1至3名本行业退休、有经验的技术人员,驻厂2年左右,只对总经理和安监部门负责,专门独立常年在厂内帮助企业查找安全隐患,督促企业安全隐患整改落实。
5月,榆林市政府组织发改委、财政局、质检局、工商局和榆阳区政府、横山县政府、米脂县政府等单位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全面推动榆林4户烟花爆竹企业退市工作。按照“政策引导、自主自愿、以奖代补、有偿退出”的原则,一企一策,每户平均补助资金400万元,对全市4户烟花爆竹生产领域的企业实行退出。此外,出台《榆林市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操作人员十不安全规定》,要求企业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并在生产车间醒目位置张贴上墙,为化工企业操作人员反违章撑腰鼓劲,筑牢事故最后一道防线。
责任编辑:殷誉玮 审核: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