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医院年门诊量超百万 “一床难求”患者扎堆
10月30日中午,唐都医院,病人和家属排队等电梯
10月28日上午10时,西京医院外,人流如涌,车聚如潮。从人头攒动的门诊大厅,到各个楼层的分诊科室,从电梯到走廊,行、走、坐、卧的无不是来自各地的候诊患者。
这种类似“医疗集市”般的情形,在交大一附院、交大二附院、唐都医院以及西安市中心医院等西安各大医院,都已司空见惯。交大一附院门诊办公室副主任郭卫峰说,近3年来,该院年门诊量均在百万以上,今年截至11月10日统计,来看病的已达180万人次,“最多的一天门诊量曾达到过9200人次”。
人们纷纷涌向大医院看病,促生了太多的医疗问题。实际上,以西安而言,在几大知名医院之外,尚有至少160多家医疗机构,这些医院、卫生院、卫生中心分布在县区、乡镇和社区,只是通常情况下,患者的目光总是投向几家知名的大医院。
现状调查
周边省份患者慕名求医 催热大医院周边餐馆旅店
由于连着几天照顾老母亲,一大早就站在交大一附院挂号窗口前排队的邢大春不住地打着哈欠。去年至今,邢大春已陪着患乳腺癌的老母亲来这里三次了。“上次住院才两天,有亲戚说乳腺癌可以用中药治好,谁知出去后,吃了半年多中药也没啥效果”。
眼看着母亲病情加重,邢大春不敢再拖延,赶紧把母亲从甘肃庆阳送到了西安。“庆阳那边做不了这种手术,听人说这里治乳腺癌的专家都是国内顶尖的。”他说,此前来医院都得等床位,所以这次就在医院对面的小招待所里预订了半个月的房。
排队的患者中,有不少是慕名而来的外地患者,由于并非急诊,他们几乎被确定需住院治疗后,都要面临等待床位。
在西安各大医院中,西京医院最为“一床难求”,全院30000张床位中,每天排队等待住院的就有1800到2000人。省卫计委一位官员说,“西安各大医院几乎都面临这种情形,患者如果不是特别危重,少的等上几天,多的等上一周,是常事。”
“外省患者主要来自甘、宁、青、新和河南、山西,几乎占到了门诊患者的20%~30%。”交大一附院门诊办公室副主任郭卫峰说,这些患者几乎都在当地的省会医院看过,或者因为没看好,或者其他原因,才过来了。
“这些周边省的病人大多数就诊最终目标是北京,但由于西京医院、交大一附院等技术力量雄厚,医疗水平高,并不输于北京的大医院,所以从就近、节省费用着想,这些人就过来了。”一位卫生部门的资深人士将这种情形概括为“截流现象”,“与远道奔赴北京相比,选择西安大医院求诊不失为明智之举”。
由于外地患者在住院前需要解决住宿,陪护人员也需要生活,故而医院周边餐饮和住宿生意火爆。每天一早,在交大一附院门外,都会站着很多由周边旅馆招待所派来揽客的人,他们举着写明收费项目和设施的红色招牌,一直会等到临近天黑。记者走访发现,这些小旅馆、小招待所收费低廉,每天的住宿费从20元到40元不等,有的则更低,设施均较为简单,个别招待所位置较偏,卫生状况堪忧。
大医院门诊医务人员一天忙得难“喘口气”
通过走访,记者发现各大医院日门诊高峰几乎都出现在每日9时~10时之间,也即患者近乎“爆满”的情形。
“西安市当地患者主要是医保病人,而外地市县的患者,主要是参加农村新合疗的病人。”省人民医院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务人员称,这种情形,几乎“一半儿对一半儿”。
目前,西安大医院的门诊量均在逐年攀高。据了解,西京医院在1990年至1997年间,每季度门诊量在1.4万人次上下波动,而2013年的单日最高门急诊量就已14691人次,年门诊量达341万人次;交大一附院的门诊量在2006年时为84.7万人次,2012年为161.8万人次,到2013年时就已上升到了194万人次。而在几大医院中门诊量排名第三的唐都医院,其妇产科在2013年的门诊量,即已突破了33万人次大关。
在西安市门诊量靠前的几大综合性医院,急诊与普通门诊的医务人员都十分繁忙,一天中,只有在下午5时以后,患者才因“限号”原因,逐渐变少,从而让医护人员喘口气。有医院人士介绍,在一年当中,各大医院接诊患者最少的时间是春节所在的2月,而门诊量最高的则在3月,“过年的时候要放7天假,能出院的、暂时还能等几天住院的,都回家过年了,所以人少;而年后的3月,这些病人、无论本地外地,就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