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获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

28.12.2015  14:07
            2015年12月26日,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颁奖暨创新成果展示活动在北京举行,西安交通大学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项目荣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该校校长王树国参加活动并作主旨演讲,分享该校在国家战略新布局中的创新与变革。

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颁奖暨创新成果展示活动现场

            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推选活动由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国教育新闻网联合举办,自2009年创办以来共举办四届,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本次推选通过各省、教育厅、有关司局专家推荐,及单位或个人自荐等方式征集了1200多个案例,通过约十万社会各界人士和网友投票、专家评选等推选出140个获奖案例,其中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20个、优秀奖30个,其余则为校长奖和教师奖。获得特别奖的高校共有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6所。             王树国演讲主题为“高校在国家战略新布局中的创新与变革”。他指出,21世纪的发展速度远比我们想象的快得多,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浪潮对整个社会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高校也不能例外。大学作为社会思想和科学技术引领者的地位逐渐淡化,对社会的推动力逐渐削弱,而社会已经走到了大学的前面。如果继续闭门办学,大学终将被社会所抛弃,这就是中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形势,也是西安交大做出一系列变革与创新的动力。             “总书记的‘三个面向’高屋建瓴,指明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王树国说,中国的高等教育一定要着眼于世界格局下的中国发展。西安交大主动融入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落实“三个面向”打造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探索21世纪大学的新模式。             王树国重点介绍了创新港的三大特色。其一是开放。西安交大突破传统办学模式,在创新港布局了23个研究院,全部根据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和当下中国主导产业需求来设立。其二是创新。诸多世界五百强企业入驻创新港,设立校企联合研发中心,让大学深度融入社会,以需求为牵引培养人才,使得大学真正成为社会的引领者。其三是国际化。创新港以充满活力的创新平台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汇聚中国西部高端人才高地,此外还有许多世界一流大学争相来此合作,同时由西安交大发起成立,30多个国家、百余所高校加盟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总部也落户于此。未来,创新港将建成集前沿科学研究、高新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开放式“智慧学镇”。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等参加活动。 (责任编辑:卢延辉)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