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近期在实验室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获佳绩

18.04.2016  15:21
            近期,长安大学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公路养护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先后通过验收,该校一教授主持的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通过成果验收和鉴定。             ——该校“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教育部专家组验收。 日前,由教育部科技司组织的专家组对校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验收检查。验收会在渭水校区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召开,专家组由来自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七位专家组成,中科院院士夏军担任组长。教育部科技司基础处主任邵海涛主持建设验收会议,该校副校长沙爱民出席会议。             沙爱民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长安大学学科建设的支持表示感谢。他向各位专家简单介绍了学校学科建设、科研研究、人才团队与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希望各位专家对实验室提出宝贵意见。他表示,学校将会在后续的工作中根据专家建议进一步加强整改,不断提高实验室科研创新能力,继续一如既往地支持并建设好实验室,希望各位专家继续关心支持长安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文科教授向专家组汇报了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历史与背景、研究目标与方向、建设指标完成情况、代表性成果、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未来发展思路与构想等方面的工作。             专家组听取汇报、检查材料、质疑提问、现场考察,进行了仔细严格的验收。经过认真交流讨论,达成了一致意见:实验室研究特色突出、研究方向及定位准确、研究成果丰硕、研究人员结构合理、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学术交流活跃、管理有序规范、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支持有力。专家组认为,实验室很好地完成了建设任务,达到了任务书规定的各项目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最后,专家组希望实验室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能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的经费投入,加强人才引进力度,提升实验室水平,力争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成国家级研究平台。             科技处主要负责人、环工学院党政领导和学院部分学科带头人参加了会议。             ——该校养护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日前,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在河南省新乡市对公路养护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了验收。会议由河南省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处处长魏明旭主持,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副巡视员宋华东、科教处副处长李昊、新乡市发改委副主任王生芳、新乡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郑长武等出席会议。             验收委员会由来自国内8家知名高校院所和河南盛达会计师事务所的9名专家组成,长江学者、西安交通大学梅雪松教授任主任委员,同济大学石来德教授、太原科技大学徐格宁教授任副主任委员。             实验室主任刘廷国代表建设单位向验收委员会汇报了建设期间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平台建设、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效。验收委员会现场考察了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情况,并对照验收报告、审计报告向建设单位提出了质询。各共建单位负责人对质询进行了答疑。             验收委员会经过质询和考查评议,一致认为公路养护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建设期内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同意通过验收,并建议进一步加强公路养护装备领域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             公路养护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是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有关文件精神,由该校与河南省高远公路养护技术公司、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中交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河南高远公路养护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长安大学)主任焦生杰教授参加了此次验收会议。
            ——该校付锐教授主持的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通过成果验收和鉴定。 日前,由交科院交通科技管理中心组织、该校主持承担的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基于CAN总线的营运客车危险行驶状态辨识”的成果验收鉴定会在学校召开。会议由交科院交通科技管理中心郑子龙主持。             验收鉴定会专家由北京交通大学邵春福教授、清华大学成波教授、重庆交通大学邵毅明教授、北京理工大学高利教授、江苏大学江浩斌教授、山东交科院张涛副院长、吉林大学李世武教授、陕西省公路局雷增弟处长、上海海事局张敦如处长等9名专家组成。             会上,项目组王畅副教授介绍了项目立项背景、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研究成果。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组的成果汇报,仔细审查了项目组提交的项目报告、测试报告、财务报告等资料,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提问和讨论。             专家组认为,项目组提交的资料齐全、报告内容翔实,项目成果突出,超额完成了任务书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达到预期目标,经专家组认真讨论,一致同意通过项目验收。并认为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该校汽车学院院长余强、副院长袁伟和科技处副处长田锦以及课题参与人员参加了会议。
(责任编辑:卢延辉)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