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戏大爱——新编线腔现代剧《洽川人家》赏析
新编线腔现代戏《洽川人家》剧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需要“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新编线腔现代戏《洽川人家》就是这样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
源于生活。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洽川人家》取材于发生在 陕西 省合阳县农村的一个 真实故事。上世纪八十年代,村民王有仁、李景云夫妇捡拾留养了一个面部严重残疾的女婴,艰难养育二十年。为了使女儿能够治愈面疾,夫妇俩毅然将健全的次子 过继给了三弟,奔波求治十年有余。超乎寻常的义举深深地感动了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军医们数度攻克世界级医学难题,终于使丑小鸭还原为美丽的白天鹅。剧 中人物原形,都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活生生的人。剧中的医院,就是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
生活不等于艺术。艺术的真实也不是生活的真实。合阳县将这个故事搬上舞台,经历了艰苦的创作过程。新蕾剧团团长赵小龙、编剧李笑迎深入乡村走访、挖掘,创 作完成初稿《爱催花儿开》,后又数易其稿,改名为《大爱情缘》。在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指导下,综合文化界戏剧界有关人士意见,再次对剧本作了重要修改和 提升,更名为《凹面女》,被省剧协评为2013年创作剧目一等奖。随后省文化厅召开了改稿会,邀请省戏曲研究院著名编剧党小黄对剧本进行修改润色,剧本正 式定名为《洽川人家》,邀请省戏曲研究院一级导演贺二琳与贾建忠共同执导。使本剧有筋骨有温度,进一步得到了升华。
彰显大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 生活的憧憬和信心。《洽川人家》的成功之处在于她充分展示了陕西农民大善、大德、大爱、大美的光辉形象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 了社会正能量,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起到了引领社会风尚、教育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本剧中,这种大爱体现在三个层次上。首先是村民杨仁厚、淑云夫妇对弃婴杨娜的情感,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人类的爱基本是源于血缘的爱,对生命的延续和存在 的爱护,这是个体的爱。杨仁厚夫妇对杨娜的爱跨越了血缘关系,可以称之为大爱。现代社会中,个体的爱往往显得有些苍白,在很多情况下无法改善人们自身的生 存状况。其次,村民及乡村干部,乃至第四军医大学的医护人员的爱,这是一种群体的爱,社会的爱,体现了社会道德原则广泛的遵守和认同。借助社会的爱,可以 积聚更多的能量,实现更多一些的目标。剧中,杨娜的面疾,光有情感的付出,或者有物质的给予,也无法改变的。真正为生命唱响赞歌的是科学技术,这就是本剧 体现的第三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