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荔县教育局坚持管理和培养、培训并重,打出了一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组合拳”,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规范教师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讲规矩、立规矩、严规矩、守规矩是促进管理科学化,确保思想集中统一和工作凝聚力战斗力的保障。该县教育局将规范管理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开展了中小学教师“我的育人故事”讲评活动,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制订并实施了《中小学教师管理办法》《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优化了中小学教职工绩效考核方案,突出了师德和教学业绩的考核权重,建立起师德教育、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促进全系统教职工的精神面貌、思想观念、行为表现发生了深刻变化,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明显增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明显增强。
二是优化师资配置。 该县教育局统筹协调,按照“保证基本、促进均衡、合理流动、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在师资引进和调配方面作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针对全县教师队伍年龄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现状,经积极争取,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2014和2015年先后通过免费师范生、振兴计划、统一招录三个渠道招聘补充教师114名,缓解了中小学教师短缺之急,初步建立了正常的教师补充机制。针对县域农村小学教学点多、分布广、生源分散的实际,实行师生比和教师班额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农村小学编制,新招聘的教师优先满足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需要,促进城乡教育师资均衡。2015年,该县新招聘的70名特岗教师,经岗前培训合格后全部分配到了农村学校。
该县羌白镇中心小学是一所有780余名学生的市级标准化农村小学,以前学校苦于缺少专业教师,开不好音、美、体等素质教育课程。近几年,借着特岗教师招聘契机,学校迎来了两名音、美专业教师。在这些专业教师的支撑下,学校不但得以给学生开设起像样的音乐、美术课,同时更开设了舞蹈、绘画等特长班,使农村娃也接受到了和城里娃一样质量的艺术教育。
三是推行教师交流。 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离不开乡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该县教育局立足县域实际,着眼城乡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首先从加强农村学校师资建设入手,严格落实教师交流制度,促进优质师资城乡共享。采取三种方式进行交流: 一是 城乡交流。选派城区学校教师到边远乡村学校支教交流; 二 是 乡际交流。安排人员富余乡校教师到缺编乡校交流任教; 三是 乡内交流。乡内初中、小学之间教师协调交流,中心小学与村小教师协调交流,体音美等特殊学科、特别短缺教师视情况集中管理,走教交流。2014和2015年,全县共有549名教师参与了交流,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全县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是提高教师待遇。 坚持召开每年一次的教师节庆祝暨表彰大会,给先进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教师披红戴花,表彰奖励;开展优秀教育人才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全县名师、优秀校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校本研修指导专家、师德标兵、师德模范等每人每月发放奖励津贴100至200元;建立农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为农村边远学校教师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150元,有力地激发了广大教师投身大荔教育的干事创业热情。
五是加强培养培训。 该县教育局将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来抓。坚持认真组织每学年两次的中小学教师业务能力测试,促进教师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以改进课堂教学为核心,在全县中小学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实施了校本研修“12345工程”,带动教师在研修中提升执行课标和驾驭教材的能力;立足于教师综合业务素质提升,扎实开展了教案评比、板书评比、课堂教学大比武等教育教学“十项活动”。
在内部培训提升的基础上,该县教育局更是积极拓展教师对外学习交流的方式和途径。每年都选派优秀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更新理念。仅2014年,该县就有3000余人次的教师被选派参加了“国培”“省培”“阳光师训”等各层次的教师培训活动。除外派学习交流,该县教育局还结合全县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依托“同州教改大讲堂”平台,采用“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全国教育专家、知名学者和名师等来荔开展了5次大型专题讲座,让广大教师与名师、专家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学习前沿教育思想,吸纳先进教学理念。
(责任编辑:胡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