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聚力现代农业 促进产业发展
2016年,太白县农业局紧扣五大发展理念,以发展现代农业、富裕太白农民为目标,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以“两学一做”为载体,围绕产业脱贫、园区建设、重点项目等工作,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圆满完成了2016年各项任务。
主攻产业脱贫,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结合我县产业发展实际,探索实践出“八带一路”的产业扶贫模式(八带:资金扶持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园区带动、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电商带动、合作组织带动、科技服务带动、干部帮扶带动,一路:通过“八带动”,打通产业脱贫致富路,确保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充分发挥蔬菜主导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支撑作用,千方百计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今年为贫困户兑现产业扶持资金4100多万元;建成产业扶贫试点园区9个,实现贫困人口劳动力转移就业563人;扶持贫困户新增蔬菜6000亩、食用菌5.8万袋,养殖土蜂5145箱,预脱贫1224户4046名贫困人口。
优化结构布局,推进产业提质增效。立足消费需求,调整蔬菜产业结构,由种植甘蓝、大白菜等大路蔬菜逐步向生菜、花椰菜、四季豆等精细蔬菜转变,提高了名优菜和精品菜的种植规模和比例。引进、试验、示范推广高端优良的黄菜花、甜玉米、莴笋等蔬菜品种23个。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依托西农大试验站,联合云南农业大学、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创建蔬菜防治试验田,种植露地蔬菜展示品种10亩34个,示范品种32亩12个。开展高山蔬菜漂浮育苗50亩,培育无菌壮苗3批次1440万株;建设轮作倒茬5600亩,利用生物农药改良土壤1.1万亩。
发展特色产业,壮大中蜂养殖规模。与陕西越好置业有限公司签订了计划投资10亿元的“中国秦岭(宝鸡)蜂文化休闲养生园”合作协议,建设“蜂巢小筑”群、蜜蜂博物馆、蜜源植物观赏区等为一体的蜂文化休闲养生园。实施“万箱筑巢工程”,采取理论授课与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强化蜂农培训,力促中蜂特色产业发展。全县年内新增中蜂10000箱,总量达到5.2万箱,存栏30箱以上的标准化养蜂场273个,产量达到294吨,实现产值1500万元。
突出园区带动,实现农旅融合。今年累计完成投资6.1亿元,新、续建现代农业园区19个。园区的建成促进了主导产业的发展,展示了先进的装备水平与先进的技术,也带动了全县设施蔬菜、有机蔬菜的发展,目前,发展设施蔬菜4600亩、有机蔬菜1061亩。高山食用菌产业园年生产食用菌4000吨,实现产值245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发展食用菌150万袋。按照“中国蓝莓之都”的定位,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发展莓类产业,累计种植蓝莓、树莓、草莓2000亩,建成莓类示范园6个,其中市级莓类园区2个,莓类产业成为农业新的增长点。园区直接安置周边农民1600余人参与园区生产建设,实现工资性收入3200余万元,培训农民6200人次。累计19个园区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
聚力招商引资,加速项目建设。围绕“强势推进,创新方式,招强引大,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立足主导产业发展,转变招商引资的理念、方式。先后拜访了国内50多家知名企业,合同引资14亿元。今年完成招商引资省际到位资金3.6亿元。采取领导包抓、专人跟进的方式,太白水城和蓝莓公园2个5A级景区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狠抓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深入开展农产品和农资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80人次,整顿市场21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及农产品生产基地(园区、场)162个次,检查种子9大类130多个品种,农药3大类50多个品种,覆盖面达到100%。太白高山蔬菜(甘蓝、花菜、白菜、萝卜)在全省率先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新申报菜豆、结球莴苣、西葫芦、洋葱、长辣椒、黄瓜、番茄、香菇、平菇及药王茶10个品种。生态原产地示范区创建已通过省级评审。申报绿色农产品认证5个,累计发展绿色认证15个,有机认证7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全县“三品一标”累计达96个。开展各类蔬菜农残速测农产品5106个,农业部抽样22个,省农业厅抽样15个,合格率均为100%。
深化农村改革,增强产业发展动力。全县颁发农村土地承包证书9648份。以土地确权工作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发展效率,促进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目前,全县共流转土地5.56万亩,其中耕地1.38万亩,林地4.18万亩。为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开展农业保险,办理设施蔬菜“银保富”保险200亩,大棚保险试点规模550亩,蔬菜价格指数保险试点2873亩,群众缴保费3.87万元,保险公司赔付129.35万元,充分保障了群众的利益。(太白县农业局 黄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