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头人工繁育林麝昨回归大自然

30.06.2017  18:21

        工作人员给林麝戴上GPS项圈本报记者代泽均摄

        嘉宾现场将13头林麝野化放归秦岭        本报记者代泽均摄

如果您不知道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那说到麝香,您应该不会陌生,麝香就是雄麝香囊分泌的。经过一年的驯化,昨天,13头林麝野化放归。这不仅是我省、我国,也是全球人类历史上人工繁育林麝回归自然的首次尝试。 

直击 13头人工繁育林麝野化放归 

“哎呀,好可爱!”“马上要回‘家’了!”昨天上午,在我省宁陕县境内的宁东林业局响潭沟,工作人员正对13头林麝佩戴项圈,人们纷纷掏出手机拍照。 

胆小的林麝,对于佩戴项圈反应非常激烈,不时发出像婴儿啼哭般的鸣叫。一旁的工作人员,连忙上去用手挡住林麝的眼睛,以减少林麝看到生人的恐惧。 

成功佩戴项圈后,工作人员把林麝装进特制的木箱里,然后小心翼翼地抬往放归的山脚下。 

历史性的一刻到来。箱子打开了,有的林麝即刻一跃而出,迅速跑上山坡,不愧于“跳高冠军动物”的称号(林麝善于跳跃,能从平地跳起2米以上);有的躲在里边瞅瞅,两三秒后跑出……大约1分钟,13头驯化好的美丽精灵,奔向郁郁葱葱的茫茫秦岭。 

10年前,我国首批人工繁育朱鹮在宁陕县成功放归野外,10年后,还是在宁陕县,首次将13头人工繁育的林麝,野化后放归野外!标志着我国对这一濒危物种的保护从被动转向主动! 

揭秘 驯化一年15头中选出13头 

这次放归的13头林麝,5头是雄性,8头是雌性。林麝野化放归研究小组带头人王艳说,准备工作于一年前启动。由 陕西 省林业厅组织科研力量,从林麝人工种群选调优良个体,在凤县林麝科学研究示范基地进行了健康状况评估、病原体调查及其健康评价。 

林麝,生性胆小,寿命在18至20岁左右。挑选对年龄也有讲究,除了一头年龄是两岁多,其余均是一岁多,因为幼年的相对容易训练。 

一年来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训练,以便能适应野外生存。包括觅食等生存技能驯化,逃避天敌驯化,识别人类威胁的驯化,越冬训练,以及佩戴GPS项圈试验等工作。在“食谱”上下足了功夫,除了桑树叶、榆树叶等林麝爱吃的,还把绿杆杆、三角枫、五角枫、松针等添加进林麝的“食谱”。“最终,有2头被淘汰。”王艳补充道,雄性林麝对外界刺激更加敏感,驯化时,一头雄性林麝因不适应脖子上的项圈,不停地跳,腿骨折;另一头对抽血有反应,不停地拉肚子,最后被淘汰。成功经受考验的13头林麝,于6月15日22时30分从凤县启程,经过6小时、300公里的长途跋涉,安全抵达宁陕县宁东林业局放归地。 

监测 GPS项圈定位每2分钟发1次信号 

选择此处放归,也是有原因的,这里曾经是野生林麝的栖息地,如今达到94.5%的森林覆盖率,拥有良好的生态系统、森林环境和气候条件,而且远离居民区和交通要道,能够避免人类活动对林麝造成惊扰。 

被放归后能顺利生存吗?秦岭里的金钱豹、豺、蛇等是林麝的天敌,不法分子的偷猎、设套捕捉,以及野外环境的不可预测性等,都会加大后期的保护难度。 

省动物研究所所长金学林说,他们给每头林麝脖子上佩戴的GPS项圈,是从国外专门定制的,可以定位追踪,它每隔两分钟会发出一次信号,这能为工作人员提供关于林麝位置、活动轨迹等信息。此外,省林业厅还通过自动感应红外相机技术、跟踪观察等方法对放归林麝进行放归后的科研监测,主要了解林麝的生境选择、活动规律、繁殖、疾病与寄生虫等方面情况。 

意义 让濒危动物的种群得到恢复 

为何要放归?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说,林麝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雄麝香囊分泌的麝香是传统中药的重要原料,属于国家战略储备物资、专控商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人类的乱捕滥猎,林麝野外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处于濒危状态。全国野生林麝分布于四川、陕西、西藏等14省(自治区),数量在19520-36700头左右。其中,陕西野生林麝数量在4000-4500头。为挽救这一珍贵自然资源,近年来,陕西大力发展林麝人工养殖,截至目前,全省林麝存栏量超过1.3万头,林麝养殖数量和麝香产量占到全国70%以上。 

此次放归是人类历史上人工繁育林麝回归自然的首次尝试,对复壮林麝野外种群,促进秦岭地区生态平衡等具有重大意义。省科学院副院长李保国认为,人类保护动物不应是把动物圈在笼子里。金学林说,成功后这种方法便能大范围使用,使得更多濒危动物的种群快速得到恢复,它的研究成果是全世界的。 

“中国·陕西林麝首次野化放归活动”,由国家林业局保护司、陕西省林业厅、陕西省科学院主办。

首席记者姬娜 实习生侯佳明 方瑞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