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危机蔓延至浙江产奶重镇养殖户月宰50头奶牛

15.01.2015  10:56

  本地鲜奶企业一直在贴钱做买卖,专家建议奶农要及早转型提升竞争力

   奶危机袭向浙江产奶重镇

  河北奶农每日倒牛奶,养猪户买牛奶喂猪……新年刚过,这样的新闻频现,让人不免惊讶,天天要喝的牛奶,这是怎么了?

  实际上,种种迹象表明,这场几乎波及全国的“奶危机”,从2013年的“奶荒”开始,就埋下了伏笔。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中国原奶生产,一窝蜂而上之后,面对来自国外低价奶粉的冲击,立马被打回原型。有媒体评论,仅仅两年时间,便从“奶荒”到“奶剩”,这对中国奶业来说,颇具讽刺意味。

  在浙江,金华的奶牛存栏数占全省的40%还要多,几乎就是半壁江山。

  数据显示,2014年末,金华的奶牛存栏数相比2013年,少了5000多头。

  鲜奶收购价格大跌,甚至还不能抵销成本,不少奶农为了减少损失,只能忍痛宰牛卖肉,咬牙苦撑。而处于产业链上游的鲜奶制品企业日子也不好过,面对产能过剩的事实,只能贴钱生产,甚至不得不出台“限量收购”的政策。

  在采访中,金华多位奶业从业者都称,中国的奶业正接受寒冬的考验。更糟的是,这个冬天看上去还要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

   金华最大奶牛养殖户:越养越亏,月均宰牛50头

  45岁的阮水明养奶牛已经10年了,他位于金华婺城区蒋堂镇的奶牛养殖场,正常情况下的存栏量超过2000头,是金华规模最大的奶牛场。

  “现在,我的奶牛只剩下1850头了。”阮水明掰着指头说,满脸的无奈。

  每年11月到次年四五月,是奶牛产奶高峰期。可这个冬天,阮水明却不得不忍痛将倾注了自己太多心血的奶牛杀掉一些,以减少损失。

  “按照以往的经验,每年这个时候,鲜奶的价格都会有些波动,但降幅不会太大。”阮水明说,但像今年这样坏的年景,他养牛10年来还是第一次遇到。

  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2013年的时候全国闹“奶荒”,国内生产的鲜奶供不应求,省内外乳企纷纷到金华“抢奶”,也一定程度催生了金华原奶价格上扬。鲜奶收购价格从2013年1月份的3.8元/公斤上涨到2014年初的5.8元/公斤,最高时甚至超过6元/公斤。

  高价之下,部分奶农趁机扩大了养殖规模,而今,不仅鲜奶收购价格降回到4元/公斤左右,而且还要“限售”。

  所谓限售,以阮水明的养殖场为例,正常情况下,他的2000头奶牛每天可出奶约21吨。但是,乳制品企业却只给18吨的收购限额。限额内的18吨鲜奶,按4元/公斤收购;超出的3吨,要么不收购,要么以远低于4元的价格收购(阮水明说,最近两天的收购价是2.5元/公斤)。

  按照成本计算,如果鲜奶的收购价低于4元/公斤,奶农就会亏本。

  “我每天的鲜奶产量是固定的,如果他们不收,就只能倒掉。所以,再低的价格也只能卖,能少亏点。”阮水明说。

  为了减少损失,3个月前,阮水明就开始宰杀自己养殖场的奶牛。“越养越亏,还不如杀了卖肉”。阮水明说,“除去自然淘汰的,这3个月,差不多杀了150头牛。

  “我这样规模的养殖场,一天亏个几千、万把块钱,还能撑个一年半载,那些小规模的养殖户怎么熬啊?你算算,如果只养了100来头牛,平均每天杀一两头,够杀几天?”他说。

   鲜奶制品企业:一直在做贴钱的买卖

  实际上,阮水明的养殖场由于规模大,与乳制品企业早就签过合同,在奶业不景气的时候,虽然赚不到钱,他的鲜奶并不愁销路。

  金华奶牛协会秘书长傅春泉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在金华,比较大型的乳品企业就是佳乐、李子园、好源、银河等几家公司。这些企业中,好源主要做炼乳,银河主要生产牛初乳,李子园则是复原乳,原材料都可以用奶粉代替,对生鲜奶的需求并不大,所以受到的冲击比较小。

  而主要生产鲜奶制品的金华本地乳企佳乐乳业有限公司,就没那么幸运了。

  昨天下午,钱江晚报记者在佳乐公司的仓库看到,这里的奶粉已经堆积如山,足足有三四米高。

  佳乐副总经理程建华说,佳乐一天平均最多也只能消化80吨鲜奶,面对现有的105吨鲜奶供应量,佳乐除了贴钱将之加工成奶粉、稀奶油(就是奶油,蛋糕房、面包房用得比较多)之类便于储存的产品外,也没其他太好的办法,“放到市场上,价格太低,还卖不掉,只能存着。

  仅最近两个月,佳乐公司就已经库存了约200吨奶粉。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奶油被存放在租来的冷库里。

  “鲜奶加工成奶粉的成本在4万元/吨左右,可如果是买进口的奶粉,只要1.8~1.9万元/吨。”程建华说。因为与养殖户的合作关系,加上对鲜奶的依赖,像佳乐这样的乳企不得不咬牙苦撑。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采取限量收购措施的主要原因。”程建华说。

  后果正在显现:倒奶的事会不会在金华发生?难说

  数据显示,自2013年的“奶荒”后,因为养殖规模扩大,近两年金华鲜奶的产量一直在增加,目前已达到每天200多吨的产量。

  “2013年的时候,国内几家著名的乳企都到金华来买过奶,那个时候,本地产的鲜奶供不应求,差不多三分之二的鲜奶被外面的乳企消化了。”傅春泉说,光北方一家知名乳企每天就能买走40吨鲜奶。

  如今,这些外地企业的收购力度一再下滑,金华外销的鲜奶已由2014年初的140吨/天,下降到目前的90吨/天,直降35.7%。这多出来的50吨鲜奶,都要靠本地企业来消化,从目前来看,显然已经过剩。

  来自金华市农业局的数据,2013年底,金华全市的奶牛存栏数量为2.93万头,到了2014年末,存栏数降到2.45万头,占全省的40%还要多。这些少掉的存栏量,主要和散养户大幅减少有关,受专项整治行动以及环境治理的影响,金华全市的奶牛养殖户数由2013年的1894家降到2014年末的509家,减少了73.1%。

  面对波及全国的“奶危机”,养殖户及乳企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金华市奶牛乳品行业协会秘书长傅春泉说,目前,金华还没有出现倒奶的现象,但如果照目前的情况持续下去,很难说倒奶的事会不会在金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