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吸附悬浮颗粒物 植物能力到底有多强?

09.03.2016  09:40

  这两天,西安的天空又变得灰蒙蒙的,人们常说,植物对净化空气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究竟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些作用对空气质量的提升到底能产生多大的效果?

  3月6日,带着这些疑问,华商报记者与专业人员一起通过实验来一探究竟。

   >>实验名称

  植物叶片对大气悬浮颗粒物的滞留作用

  实验目的:测试不同植物叶片吸附大气悬浮颗粒物的能力

  实验样本:样本1:吊钟柳(草本,常绿多年生宿根花卉);样本2:枇杷树(木本,常绿小乔木);样本3:女贞树(木本,常绿乔木);样本4:夹竹桃(木本,常绿灌木)

  实验人员:西安植物园总园艺师马延康、博士毛祝新,华商报记者及几名小志愿者

  >>实验过程

  步骤一:选择四种样本植物叶片

  每种各选20片(按上部、中部、下部、内部四个部位采集叶片,每个部位采5片,以最大可能地消除系统误差)。

  步骤二:扫描每种植物叶片单面总面积。

  步骤三:用鼓风干燥箱对叶片进行两个半小时的干燥处理。

  步骤四:此时叶片中已无水分,用分析天平对每种植物的实验用叶片称重。

  步骤五:将称重后的叶片按此前分类小心用水冲洗,为避免将叶片上的茸毛洗下,冲洗时禁止用毛刷,且水的流速要缓。

  步骤六:将冲洗后的叶片进行一个半小时的干燥处理(是为将冲洗时滞留在叶片上的水处理掉)。

  步骤七:将第二次干燥后的叶片再次用分析天平称重。

  步骤八:用第一次干燥处理后称出的每种植物叶片的重量减去冲洗后再次干燥处理后每种植物叶片的重量,得出的结果就是4种植物叶片上附着的大气悬浮颗粒物的重量。将此重量除以扫描得出的单面总面积,即为植物叶片每平方厘米所吸附大气悬浮颗粒物的重量。

  >>实验结果(从高往低)

  吊钟柳:0.2447mg/平方厘米

  女贞:0.1933mg/平方厘米

  枇杷:0.1853mg/平方厘米

  夹竹桃:0.1159mg/平方厘米

  (注:叶片单位面积吸附的悬浮颗粒物重量)

   >>实验总结

  植物叶片越平展 吸附力越强

  毛祝新博士说,从实验结果来看,不同植物对大气悬浮颗粒物的滞留效力(量)是不一样的。植物叶片对大气悬浮颗粒物滞留量的多少与叶片平展度、着生角度(就是叶片的倾斜度)有关。比如吊钟柳,其叶片几乎是平平展展地向着空中,所以单位面积对大气颗粒的滞留效力较强。枇杷树的叶面虽然大,但其着生角度几乎达到45度,所以叶片对大气颗粒物的滞留效力会相对弱一些。夹竹桃也是一样。同时,不同植物叶片的粗糙程度不同,也会对颗粒物滞留量产生影响。

  马延康说,因为植物叶片会不同程度地分泌黏液,而且叶片上有茸毛,所以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能吸附并固定。本次实验所选的这4种植物均为常绿植物,植物园目前共收集有1500多种宿根植物,这种植物既能美化生活,又能为城市生态发挥作用。

  马延康同时认为,植物虽对悬浮颗粒物的吸附有一些作用,但对大气污染物的吸附能力毕竟有限,最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减少排放。

   >>知道一下

  室内摆放植物要适量

  本次实验仅检测了植物叶片对大气悬浮颗粒物的吸附能力,而绿色植物对空气中的某些污染物具有的良好净化功能,已为科学家实验研究与实践所证实。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宇航局的一位科学家威廉·沃维尔,他用了几年的时间,测试了几十种不同的绿色植物对几十种化学复合物的吸收能力,结果发现各种绿色植物都能有效地降低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并将它们转化为自己的养料。从他公布的一份抗污染的绿色植物清单中可以看到,在24小时照明的条件下,芦荟去除了1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90%的甲醛;90%的苯在常青藤中消失;龙舌兰可吞食70%的苯、50%的甲醛和24%的三氯乙烯;垂挂兰能吞食96%的一氧化碳、86%的甲醛。

  绿色植物对室内空气污染物的净化作用主要在于根部,其根部及土壤中生存有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吸入某些化学物质,并作为自身的养料得以生长、繁殖。叶子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但不是主体。

  虽然绿色植物对空气具有净化功能,但室内放置绿色植物还是要有量的概念。小的居室摆放大量花卉不仅会增加某一时段的耗氧量,而且由于施肥等原因,也会带来污染;同时,绿色植物有时也会生长一些虫害与微生物。因此,室内摆放植物要恰到好处。说到底,绿色植物只能作为净化室内空气的一种手段,而且是辅助手段,它绝对不能代替开窗通风来补充新鲜空气。 华商报记者 白丁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