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坚持理论的彻底性?
近期,“信息时代的哲学精神”全国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来自各地的著名哲学学者,专题讨论信息哲学的基本理论、学术观点及其对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我院王玉樑研究员应邀参会,并作《坚持理论彻底性——发扬马克思倡导的治学精神》学术报告,理论联系实际地畅谈坚持理论彻底性的要义和途径,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一些错误的观点和认识提出批判。
马克思倡导的治学精神是理论要彻底,他曾在1884年就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何谓理论的彻底性?马克思说:“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所谓事物的根本,就是事物的本质,就是事物及其内部诸方面、诸要素之间的必然联系即内在规律。任何事物都有其根本,能抓住事物根本、反映事物本质的理论就是彻底的理论。彻底的理论能变成群众手中的武器,也就必然地会对实践产生巨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浅薄的理论之所以不能说服人,没有生命力,就在于它没有全面科学地反映实际,没有抓住事物的根本,不能满足实践对它的需求,因而也就不会对现实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
坚持理论的彻底性,有助于正确充分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我们党也一贯倡导和遵循理论的彻底性。当前,中国正值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更加迫切地需要科学理论的引领和支撑,理论的彻底性也直接决定着改革发展的速度和成效。我们正处于一个需要科学理论并且能够产生科学理论的信息时代,但是轻视理论彻底性的现象仍然存在。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坚持理论的彻底性,不断开创理论研究的新局面呢?
王玉樑认为,坚持理论的彻底性,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富有进取精神,追求真理;其次要坚持逻辑一贯性,坚持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坚持实事求是和坚持逻辑一贯性是理论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理论批判、理论创新,在理论上不断开拓发展的重要条件。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根本上说是辩证唯物主义,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近30年来,我国哲学界一些人坚持用实践唯物主义取代辩证唯物主义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忘记了马克思关于理论要彻底的要求,不能坚持实事求是,无视逻辑一贯性,理论混乱。如果我们坚持理论的彻底性,我国哲学研究就一定会少走弯路,取得更多理论和实践的优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