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推进科技评价体系改革

29.05.2019  12:34

   人物链接

  黄维,中国有机电子学与柔性电子学的主要奠基者,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名誉博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东盟工程与技术科学院外籍院士,巴基斯坦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亚太地区工程组织联合会(FEIAP)候任主席。黄维院士曾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三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推进科技评价体系改革,建立潜心研究、追求卓越、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其根基在于培育革故鼎新、守正出新、吐故纳新的价值导向。正如马克思所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勇攀科学高峰,需要明确“三个坚定”——坚定一往无前的科学精神、坚定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坚定价值无涉的学术本色。坚定一往无前的科学精神就是要不畏困难、不辞辛劳,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坚定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就是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嚼得菜根,做得大事,让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坚定价值无涉的学术本色就是要坚持真理,开拓进取,将学术作为一种志业,而不是沽名钓誉的工具。

  “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评价体系是中国处于追赶、超越发展阶段的历史性产物,起于数量,成于刚性,错在单一。调整人才与科技评价导向,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消解评价体系工具化、趋利化倾向,不仅要明确“三个坚定”,更需要党和政府、社会各界、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管理部门、学术团体、科研人员这六大行为主体“各司其职”,明确“六个做到”——政府作为、社会支持、机构担当、部门负责、学术自律、个人自觉,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共同破除“五唯”顽瘴痼疾。

  政府作为。科技评价作为一种行政主导的学术评价行为,应当尊重学术规律、从长计议,避免过度依赖客观数据,对影响因子“急功近利”,形成“数字崇拜”。要积极营造“为科学而学术”的氛围,回归科学研究的初心和本分,构建“赋权增能式”科技评价体系,将“达标”式评价转变为具有发展性功能的“可持续化”评价,杜绝短视行为。

  此外,“publish or perish”(要么发表成果,要么淘汰出局)的学术生态、对影响因子的过分强调反而容易让大团队忽视原创性研究。2019年2月13日,Nature杂志发表了芝加哥大学研究团队运用颠覆因子(disruption index)衡量论文原创性、颠覆性、发展性的研究成果。该团队将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4200万篇论文(1954—2014年)和6亿引用次数、美国专利商标局登记在册的500万个发明专利(1976—2014年)以及6500万次引用次数、GitHub上1600万个公开程序以及程序之间的互相使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诺贝尔获奖论文(高颠覆因子)、综述论文(低颠覆因子)、专家调查、关键词汇对颠覆因子进行验证,最终发现颠覆性研究大多具有引用滞后、引用时间长的特点。大团队为了迅速获得引用、产生影响,获取高影响因子(影响因子取决于3年内的引用次数),往往喜欢跟踪热点、开展跟风研究,原创性和颠覆性研究工作往往由小团队完成。这非常不利于合理高效配置学术资源。

  社会支持。受“人情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说情电话、邮件、短信和微信在一些高级别学术评审中(包括各类人才和科技项目评审)屡见不鲜,导致非学术因素干扰科研评价。此风不消,再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也难免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应有作用。长此以往,将直接影响科研成果评价和各类人才评价的公正性,干扰正常的科技创新活动和人才培养进程,也影响科技、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要从根源上杜绝人情干扰,维护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需要坚守原则,强化规则意识,克服“五唯”渗入社会文化、形成惯习产生的不良影响。

  机构担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五唯”评价体系与资源分配机制深刻纠缠,不仅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也和大学排名“荣辱与共”,导致大学被排名“绑架”。个别高校和科研机构将论文、经费、成果、项目、奖励作为各类人才评选、职称晋升的“硬指标”,和激励政策、分配政策过度挂钩,这不仅与科研评价的动机和宗旨背道而驰,也伤害了大学立德树人的公信力。大学应当谨遵教育规律,积极营造诚信、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完善校内各类学术组织和学术机构的职责和工作章程,切实发挥学术共同体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丰富评价要素,注重评价人才的创新性、品德心性和学术贡献力。

  部门负责。对于科研管理部门来说,必须制定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政策,加强顶层设计,从制度上屏蔽人情因素的干扰。应创造条件,逐步增加国外同行评议的权重,尤其应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更加注重对科研成果创新力、影响力的考量。创新优化现有专家评审模式,不断推进高素质专家队伍建设,提高专家队伍门槛,建立开放多元的国家专家库。专家遴选应考虑学术水平和判断力、品行操守和公道心,二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此外,还需对专家评审机制进一步优化,借鉴国际经验,深入推进精细化评审、阳光评审、良心评审,切实捍卫科研评价体系的公信力和公正性。同时,加强异议处理制度和可追溯、可撤销机制建设,让科研评价不再是一锤定音。

  学术自律。近年来,学术界的学风并没有产生根本性好转,学术不端、学术失范乃至学术腐败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学术研究是探索真理的事业,学术界应当加强反思,坚守学术立场,要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加强道德自律,研究真问题,认真做学问,培育公共性,杜绝为了创新而创新,避免学术研究功利化、形式化、表演化。

  个人自觉。为学之道,在于穷理,在有恒,在兼济天下。治学必须严于律己,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不仅是治学的起码要求,更是学者的学术良心。做学问必须正德厚生、志存高远,秉持“不问异同,唯求其是”的学术态度追求真正有学术价值、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科研人员应当以赤子之心沉潜学术,始终将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发展、民族富强紧密结合在一起,始终将格物致知、学术创新的信念外化为服务祖国、报效祖国的使命和担当,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博大的人民情怀,认真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关切,不断提高学术研究的境界。 建立科学有效的科技评价体系不仅需要明确“三个坚定、六个做到”,也需要国家政府、社会各界、科研管理部门、大学和科研机构、学术团体、科研人员通过理性沟通达成普遍共识,以完善制度设计、强化过程管理,消解人情社会、数字崇拜、学术表演造成的负面影响,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和潜力。

编辑:黄坤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