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姐"陈美杏,17年为农民工追回数亿元欠薪

30.12.2014  18:41

导读: 在广西南宁,有位被单位同事、企业和农民工称为陈姐的人,她叫陈美杏,是南宁江南区劳动监察大队副大队长。17年来,她为10多万农民工追回3亿元欠薪、化解了数千起纠纷零差错。

     在广西南宁,有位被单位同事、企业和农民工称为“陈姐”的人,她叫陈美杏,是南宁江南区劳动监察大队副大队长。17年来,她为10多万农民工追回3亿元欠薪、化解了数千起纠纷零差错。她铁面无私保护劳资双方的合法利益、清正廉洁拒绝劳资双方的钱物“感谢”。她热心助人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她有很多称号,但人们更喜欢叫她“陈姐”。一个“姐”字,饱含敬意与信赖。2013年11月,陈美杏荣登“中国好人榜”。
  
  “喂,你好,是是,我是,好,我现在过去。”
  
  “等着,我立马出发。”
  
  ……
  
  很多时候,这样的开场白几乎占据了陈姐电话内容的一大部分,讨薪,似乎成了她生活的主旋律。陈姐手机几乎每隔10分钟就进来一个,无一例外都是工作电话。陈姐说,因为电话太多,这几年她都是戴着蓝牙耳机,“不是装酷啊,就是方便。”陈姐笑道,忙起来的时候,手根本腾不出空。

  
  铿锵玫瑰陈美杏   陈姐是谁?在南宁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是一个响亮的名字、靓丽的符号。陈姐叫陈美杏,是南宁市江南区劳动监察大队的副大队长。17年来,她奔波在为农民工讨薪的路上,为10多万农民工讨薪3亿多元。
  
  无论到哪里,她都化着精致的淡妆,一头的齐耳短发,穿着一身劳动监察员制服,提着一个装满资料的公文包,戴着一个蓝牙耳机,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说起话来干干脆脆,办起案来利利索索。不管是同事,还是和她打过交道的企业或农民工,都喜欢叫她“陈姐”。
  
  因为对她的信任,很多农民工都知道有这么一位陈姐,她的手机号码在农民工当中也已经相当于公开的电话了。
  
  陈美杏有很多称号:“人民的好公仆”“劳动者的卫士”“劳动者的保护神”……。但人们更喜欢叫她“陈姐”。一个“姐”字,饱含敬意与信赖。
  
  1.17年为10多万农民工追回3亿元欠薪 化解数千起纠纷零差错
  
  17名农民工齐刷刷地跪下,面朝陈美杏。
  
  时间回溯到2008年。那年腊月,南方冰冻灾害,异常寒冷,江南区某工业园内200多名农民工的心也犹如掉进了冰窖。快过年了,上百万元的血汗钱依然没有到手,他们只能蜷缩在简易工棚里,又冻又急,不敢回家。
  
  陈美杏闻讯赶来,在农民工绝望的时刻。她把大伙安置到附近招待所,安排好热水和饭菜,就转身去找老板。
  
  第一次电话协调,听她口气强硬,且是女声,老板耍起横来:“你这个女人是谁?敢这样跟我说话!”她表明身份和态度:“我是劳动监察部门的,农民工的工资必须发!想赖账?门儿都没有!”协调,协调,再协调!几经较量,老板败下阵来。
  
  领钱那天,17名农民工,每人拿出200元要“感谢”陈美杏,被她谢绝了。一名年长的农民工“扑通”一声跪下,含泪道:“您收下这些钱,我们才心安!”其余的紧跟着,齐刷刷地跪下。17名汉子用郑重一跪,表达他们的千言万语。陈美杏把农民工一一扶起,劝道:“你们挣一点钱不容易。真要感激我,就用这钱买点好吃的带回家,好好过个年!”
  
  “干这行,就像灭火队,要把火扑灭在萌芽状态。”陈美杏把自己的工作比喻成灭火。

  
  陈美杏到工地向农民工了解工作、生活情况。
     2013年春节前夕,江南区多个工地发生集体讨薪案件,陈美杏一天奔波于多个工地间,顾不上吃饭、休息。每个案件都重复着走访、取证、安抚、劝说、协调、争执、再协调……等事态平息,陈美杏早已嗓音嘶哑,但最终她为农民工成功讨薪上千万元。
  
  从1997年陈姐穿上这身劳动监察的制服起,这个一身制服、手提公文包、说话铿锵、动作利落、走路带风的人,便成了江南区农民工的保护神。无论是多至百万元的大额欠款,还是少至35元的小额欠薪,陈美杏来者不拒;无论是辖区内的还是兄弟城区甚至外省的案子,陈美杏一视同仁;无论是上百人的群体讨薪案件,还是身单影只几欲跳楼的个人,陈美杏尽心尽力。
  

  拿到工钱的农民工,对陈美杏十分感激。
     “我马上过去”——这已经成为陈美杏的口头禅。“讨薪”也成了她工作乃至生活的主旋律。
  
  “对于大多数农民工来说,薪水不仅仅是生存的问题,更是支撑他们不断走下去的信念。”陈美杏说。
  
  厚厚的50本笔记本,记录了她17年讨薪之路的足迹,她披荆斩棘,义无反顾,也换来为10多万农民工追回3亿元欠薪、化解数千起纠纷零差错的战绩。
  
  2.铁面无私保护劳资双方合法利益 清正廉洁拒绝双方“意思”
  
  “劳动监察,保护劳资双方的利益。”
  
  在陈美杏看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是政府部门的责任。企业发展了,才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2012年年底,南宁五一西路某工地,包工头报来60多万元的工资表,企业怀疑有问题,请来陈美杏监督。陈美杏一番细查,说:“有人冒领!”
  
  工资发放现场,陈美杏说了一番掏心窝的话:“该你的钱拿得心安理得,不是你的钱一分也不能拿。企业生存不易,企业倒了,你们又上哪里打工?”在情理面前,想浑水摸鱼的人灰溜溜走了。最终,实际发放工资25万元,为企业挽回损失近40万元。

  
  陈美杏深入企业了解用工情况。
     身处社会矛盾漩涡,威胁、利诱无处不在。
  
  一次,陈美杏与同事到悍塘路一家棉胎厂巡查,发现该厂违规使用童工。女老板突然上前,往陈美杏裤兜里塞钱,求她放企业一马。
  
  陈美杏厉声喝道:“你这是干什么?这个钱我不要,收回去。”把钱推了回去。但老板借汽车开动的一瞬间,又把钱塞进车内。
  
  无奈之下,陈姐让同事当场清点,共2000元,随后把钱如数上交到江南区纪委监察局。
  
  当然,也有受过她帮助、扶持的企业想表示点“意思”,同样被她拒之门外。她说,办企业不容易,如果都把企业当作一块肥肉,谁都咬一口,那企业将无法生存。


  
  陈美杏的先进事迹传播开后,许多农民工和企业自发送来锦旗。
    在办公室的众多锦旗中,光是各界送给她的锦旗的照片,就塞了满满一相册。“热心为民,高效清廉”是最新的一面。这几个字,精准地代表了群众对陈姐的评价。
  
  那是2013年12月的一天,陈姐接到报告:五一西路某酒店有一部分员工在门口聚集讨薪,陈姐立即赶到现场。经了解,由于酒店经营不善而停业,导致拖欠16名员工工资。后经反复耐心地做思想工作以及说明拖欠员工工资有可能产生的后果后,麦老板终于发放了员工工资。
  
  员工为了感谢陈姐,买来红牛饮料塞到陈姐手里,但陈姐坚持让他们将饮料退还给商店,驱车离开。第二天,几个员工代表来到陈姐办公室,送上这面“热心为民,高效清廉”的锦旗。
  
  3.把素未谋面的两兄弟当亲儿子 她伸手相助改变多人命运
  
  “孩子,以后我就是你们的妈妈了。”
  
  14年过去了,杨秀珍、杨秀才两兄弟仍清晰地记得初见陈妈妈时,她说的这一句话。也就是从那一天起,这一对苦命的孤儿脑海里第一次有了家的概念。
  
  兄弟俩本与陈姐非亲非故,却因为一次偶然,母子情缘自此诞生。1999年,陈姐在广西百色通过一位朋友知道了杨秀珍兄弟的境遇。当时13岁的杨秀珍和11岁的杨秀才兄弟因为年幼丧父,聋哑母亲走失,过着凄苦的生活,常常靠着吃包米、红薯填饱肚子,就连一身像样的衣服也没有。
  
  回到南宁后,陈姐心里始终惦记着这一对素未谋面的兄弟。第二天,她给哥俩寄去一封信,信里还夹了两张百元钞票:她要邀请两个孩子来家里做客。
  
  收到信后几天就是暑假,兄弟俩搭车到南宁。那天后,陈姐把他们当做亲儿子对待,她给两个孩子找了南宁的学校,鼓励他们认真读书。生活中,女儿有的,儿子也会有,从不偏心。成年后的兄弟俩到广东闯荡,自食其力。不善言辞的兄弟俩,早已把陈妈妈当做亲妈妈,并将这份恩情永远铭记于心。

  
  在深圳打工十年的养子杨秀珍、杨秀才两兄弟回家看“妈妈”
     陈美杏爱“多管闲事”。“我就是看不得别人有困难。只要是进入我的视线,我一定要管。”
  
  很多人的命运,每每在她伸出手的瞬间悄然改变。
  
  残疾人凌同玩夫妇靠救济维生,偶遇并得到陈美杏帮助,如今靠养蛇挣下40万元的家业;陈美杏家保姆,当年瘦弱的女孩生活无望,以杀鸡杀鸭为生计,被陈姐领回家,如今结婚成家;坐着木板车沿街乞讨的残疾男孩,收到陈美杏买来的擦皮鞋工具,自力更生闯新路; 辍学女孩在陈美杏的帮助下,重返校园;手受伤的七旬老奶奶,被她送到医院,并垫付了所有医药费。
  
  4.中断输液赶赴纠纷现场 17个春节都奔波在维权一线
  
  每年春节前夕,是农民工讨薪的高峰期。这个时期,陈姐常泡在工地,农民工锅里剩什么就吃什么。她的时间表常常是:下午三四点吃午饭,半夜12点吃晚饭,凌晨三四点回到家。
  
  2013年春节,在广东工作的女儿回来过年,看到妈妈这么忙,心疼不已:“那么拼命干什么,当心身体!”在陈美杏母亲的眼中,女儿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让她感到冷落和委屈。“我试过一天给她打20个电话,总是占线。”然而,最让母亲心疼的是2009年年底的一件事。


  
  母女情深,妈妈年老耳背,因工作繁忙,没能悉心照顾,陈姐心里很歉疚。    
  那年12月中旬的一天,当时是陈美杏动完急性阑尾炎手术后的第三天,江南区城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遇到了农民工群体讨薪的事情。“陈姐,工人要求发工资,前不久我们才为业主垫支300多万元工程款,再也拿不出90万元发工资,工人们闹了一天,业主不愿现身,我实在没办法了!您能帮帮我吗?”正在住院的陈美杏接到某工地施工负责人电话。
  
  得知这件事后,陈美杏不顾妹妹和医生的劝解,拔下输液针头,拖着病恹恹的身子来到纠纷现场,与开发商和农民工代表进行协调。由于协调时间过长,陈美杏差点体力不支晕过去。到了中午,负责人看到陈美杏脸色苍白、直冒冷汗,便把同行的协理员拉到一旁问:“陈姐脸色怎么这么差?”“你不知道,她前天刚做完阑尾手术,接到你的电话,拔掉针头就从医院赶来了……”听到这里,负责人泪眼婆娑。
  
  17个春节,陈美杏都奔波在为农民工维权的一线,每到这时,同住一屋的老母经常一个星期看不到她一次。“有时,我都睡了好几觉,她才回到家,倒在沙发上就睡着了,脸都不洗。我心疼啊!”
  
  “再过几年,我就该退休了,我想多为农民工办点实事,多做一件是一件。”陈姐说。陈姐今年53岁了,快到退休的节点了,不“多拉快跑”就不甘心似的。


  
  陈美杏的工作笔记
     劳动监察,一份基层又苦又累的工作。陈美杏用微弱、坚毅、执著的力量,温暖了他人,帮助了弱者,感动了众人。“陈述思情心意暖,美誉当送表情怀。杏花洁美春常在,赞扬之歌八桂传。”来自安徽的小夏写的《赞陈姐》表达了大家对陈姐到感情。
  
  昔日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江竹筠被人民群众亲切地称呼为“江姐”,她为了人民利益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今日在江南区,人民群众都亲切地称呼陈美杏为“陈姐”,她为了人民利益尽心尽责、无私奉献。
  
  昔日有江姐,今日有“陈姐”,不同的年代,同样的奉献,同样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