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的发展方向与路径探析

23.12.2014  10:43

近期,中央深改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强化互联网思维,推动二者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这一“意见”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信息化时代主流媒体的发展方向与路径,以激发更大的发展动力。

互联网已成为第二大广告媒体

其实,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探索与尝试早已开始,如2010年光明日报社主办的光明云媒的问世、2013年新华社的集成报道《“三北”造林记》的推出以及2014年人民日报社《两会e客厅》栏目的启动等。只是,与互联网阅读发展的速度相比,这些尝试还显得比较初级,不能满足传统媒体在互联网上继续保持主流地位的需要。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2013年,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持续增长,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达到50.1%;我国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21.7分钟,比2012年增加了5.18分钟。同时,2012年、2013年我国优质传统媒体的广告实收额同比下滑15-20%,2014年第一季度同比下滑25%,发行量的下滑则更为显著;2013年,电视广告收入首次下滑,同比下滑2.95%。从横向比较来看,虽然优质传统媒体相对于其他传统媒体下滑幅度较小,但也处于下滑通道中;在传统媒体广告与发行量普遍下滑的背景下,互联网广告却在高速增长,例如,2013年,互联网广告收入高达1100亿元,同比增长46.1%,仅落后电视广告收入1.1亿元,成为第二大广告媒体。

于是,面对“每个拥有一台电脑的人都认为他是记者,每个拥有一部手机的人都认为他是摄影师”的信息化时代,美国已故知名记者海伦·托马斯也不免担心专业新闻工作的衰退。当然,以报纸、电视、电台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到目前为止还有比较稳定的阅读和收听收看群体。尤其是关于政治民生的严肃新闻,大多来自于报纸,而微博、微信用户还难以自觉遵循报业的新闻标准。但是,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迅猛和裂变式发展,舆论引导和传播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生成舆论、影响舆论的能力日渐增强,舆论生态也更加复杂,传统媒体市场被压缩、影响力下降、主导能力减弱及被边缘化的状况日益明显。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主流媒体如果要继续稳居舆论传播和引导的主流地位,就必须正视互联网带来的深刻变化,走与新兴媒体融合之路。

媒体融合的关键是创新

传统媒体拓展新媒体业务,需要在内容、传播、营销、服务上进行深刻的变革和创新。

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不是信息稀缺,而是信息过载,因此,内容的价值也被稀释。此处的内容不仅是指过去媒体刊登的新闻和资讯,还包括对其他资讯的整合与加工,例如整合性新闻、资讯、可视化新闻等。尤其是互联网以其海量空间,能够承载原来根本难以获得版面的生活服务类资讯。有调查显示,26.9%的被调查者之所以青睐数字媒体,是因为其付费少甚至不付费。同时,智能终端的普及,推动了社交化分享式阅读的发展,也大幅稀释了原创新闻的商业价值。而且,单纯的内容已非新闻报道的终点而是起点,受众将运用原创内容使其再次发酵。如此一来,媒体的角色就要由“内容提供商”转变为“信息服务商”,具体而言,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打造大数据服务平台。 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等方式,实现对读者和受众个性化需求的准确定位与把握。基于公众需求,构建数据挖掘平台、数据处理平台与创新服务平台,重塑媒体商业生态。鉴于目前国内大数据产业链的状况,应注重应用、技术与服务三个层面的工作及其衔接。其中,应用方面主要依托百度、新浪、腾讯等几个主流的互联网企业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等通信运营商;技术方面由网络设施(如华为、三星)、计算存储(如IBM、HP)及分析企业(如SAS)等来重点支撑;服务方面应构建传媒业云信息服务平台,汇聚多元化信息,包括文字、音频、视频,以实现信息的分类筛选、摘编和深度加工,最大限程度满足公众需求。

二是制定新闻业从业标准。 考虑到可能到来的新闻工作衰退危机,要进一步强化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意识,从而保证并确定纸媒的高新闻标准传统过滤地位,进而与时俱进地关注、见证、推动国家各项发展,并形成国际间的对话与互动。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传媒业准入与退出机制,保障为党和国家的新闻事业做出奉献的员工的待遇。

三是探索新媒体股权激励制度。 根据国办发【2014】15号文件,股权激励将合法化,传媒类上市公司将率先开始相关制度的实践。股权激励制度可望打通直接融资渠道,积极推动传媒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以进一步壮大媒体发展。


(原文刊登在《陕西日报》2014年12月23日)

链接: http://esb.sxdaily.com.cn/sxrb/20141223/html/page_04_content_002.htm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