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一票通”破解食品小作坊监管难题
9月8日,子长县闫家枣林村的卓馨豆制品加工合作社院内,一片热气腾腾的生产情景。合作社负责人陈刚,一边忙着安排送货,一边不时提醒员工:“不管给哪个单位送货,一定要记得给人家把票票开上。”
陈刚所说的“票票”,是子长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自2014年11月起,在全县食品加工小作坊中推行的“一票通”。
子长共有各类食品加工小作坊87家,有的原来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隐患,但小作坊产品又有很强的市场需求。这种矛盾一直困扰着食品监管部门。经过探索,子长县食药局严格按照生产技术规范,推动全县食品小作坊改造升级,率先在全省推广食品加工“一票通”监管制度。
“一票通”就是对全县符合备案条件的食品小作坊,设计统一格式的销售票据,票据正面为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购货时间等内容,票据反面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相关许可证照。按照县上的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销售食品时必须向购货者出具销售凭证,这样有效保证了食品小作坊的产品来源可循、去向可查。
子长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李彬林介绍,“货随票走,见票收货”,“一票通”的实施,形成一个市场“倒逼”机制,有效规范了小作坊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维护了群众的饮食安全,也维护了守法生产加工者的合法利益。在子长县从事豆制品加工销售8年的李长华也有同样感受。以前由于生产环境不规范,他的生意备受挤压,现在凭着“一票通”,加工的产品名正言顺地进入到县城一些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
目前,子长县共审查登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19家,52家小作坊进行停业整改和规范,对条件太差的12家小作坊予以取缔,4家小作坊考虑到自身条件,已经主动停业。通过“一票通”的实行,食品小作坊的监管难题得到了有效破解,有力保障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子长县被授予“全省食品安全放心县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子长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荣获“陕西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同时,“一票通”也受到省上肯定,已经着手在全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进行推广。(记者:郭晓斌 陈瑾 通讯员:张伟峰 武占斌)
责任编辑:殷誉玮 审核: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