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全国性学术研讨报告会学会在西北大学举行
19.11.2014 17:42
本文来源: 教育厅
西北大学承办全国高校化学化工课程教学系列报告会会场
—— 全国高校化学化工课程教学系列报告会。 日前,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科教育专业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与有关高校共同发起,该校承办的高校化学化工课程教学系列报告会(第九届大学化学化工课程报告论坛)召开。来自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高教出版社、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该校等单位的5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上,论坛组委会副主任、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前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大学段连运教授,该校副校长李浩教授分别代表组委会和西北大学致辞。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林金安编审,教育部化工类专业教指委秘书长、天津大学教务处处长张凤宝教授,教育部化学类专业教指委秘书长、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朱亚先教授,教育部化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山东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张树永教授,大连理工大学胡涛副教授,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夏淑倩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该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史启祯教授和申烨华教授等分别进行大会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大学MOOC(慕课)与化学化工课程教学改革”这一主题,从“化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化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三个方向进行31场分组报告和充分讨论。 据悉,高校化学化工课程教学系列报告会自创设以来,立足课程,面向一线教师,传播高等教育的新思想和人才培养的新理念,交流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新知识,探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新经验,已经成为一个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学习交流平台。经过各方共同的努力,本届论坛取得了预期的目标。
第八届无机化学青年学者研讨会在西北大学召开
—— 第八届无机化学青年学者研讨会。 11月8日至9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和福建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会主办,该校承办的第八届无机化学青年学者研讨会暨福建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颁奖仪式在西北大学召开。 开幕式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常务副部长梁文平、该校副校长王尧宇分别致辞。福建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卢葛覃主持了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颁奖仪式;基金会副理事长卢嵩岳、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曹荣就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设立进行了介绍发言;获奖代表发表获奖感言。 本次研讨会采取大会报告、墙展和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内容涉及配位化学、金属有机化学、固体化学及功能材料、生物无机、超分子化学与器件、物理无机化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分组讨论围绕无机化学的学科发展趋势、前沿和热点等主题展开,并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申报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研讨。清华大学李亚栋院士介绍了他的纳米研究科研之路以及科研进展,从科研思路和方法上给人启迪,并勉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把我国无机化学事业做大做强。大会邀请的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及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近年来引进的2名青年教师进行了大会报告发言。北京大学严纯华院士、清华大学李亚栋院士,46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长江学者,22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获得者等200余人参加了研讨活动。 据悉,本研讨活动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无机化学学科发起,2001年首届举行,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七届。研讨会旨在更好地为无机化学及相关领域青年学者间以及与知名学者的学术交流创造平台。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是根据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卢嘉锡院士生前夙愿设立,基金会秉持“鼓励科学创新,支持人才培养”的崇高宗旨,通过设立相关奖项实现其独特的社会功能。本届研讨会在该校召开,不仅为相关研究领域的同行学者提供展示研究成果和进行高水平学术交流、商讨合作的良好机会,同时也对陕西高校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陈栋)
本文来源: 教育厅
19.11.2014 17:42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西安光机所有效载荷首次参与空间站科学实验
2022年10月31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