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安康市教育提质增效驶入发展快车道
29.12.2015 06:54
本文来源: 人民政府
“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5.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5个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评估验收”“6个县创建为‘陕西省双高双普县’”......盘点安康市“十二五”教育发展,这一串串超额完成的指标数据,见证了安康市教育事业在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均衡发展、公平发展、创新发展的新常态下提质增效,驶入发展快车道的历程。
优先发展提供保障
安康市委、市政府遵循民生为本、教育优先发展理念,从健全完善领导体制机制入手,建立了市县区长直接管教育、分管市县区长主抓教育的组织领导体制、教育专项目标责任考核问责机制、县区党政领导教育工作述职表彰激励机制、领导干部定点联校指导机制、党政部门对口支教机制、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等六项工作机制,做到以真情实感抓教育,用真抓实干办教育。全市教育经费支出从2011年的34.05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52.42亿元,年均增长21%。
科学发展引领方向
安康市教育局从安康欠发达的贫困市情出发,着眼统筹城乡发展,坚持规划引领、项目带动,制定出台了《基础教育“215”均衡发展规划》《职业教育“137”发展规划》《安康中心城市学校建设布局规划》《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四个专项规划,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教学点工作的意见》,努力构建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从农村教育到城镇教育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规划的指导下,按照项目工作化、工作项目化的要求,扎实组织实施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生活设施配套工程、学前教育推进工程、高中建设工程、危房校舍排危工程等项目,在全市着力建设生态、书香、文明、平安、和谐的美丽新校园,五年累计完成投资24.5亿元,实施建设项目2059个,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178万平方米,改造体育场地面积75万平方米,中小学校成为广大农村最美最靓的建筑。
全面发展打牢基础
坚持各类教育全面发展。第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正有序实施,全市幼儿园达440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34所,公办园占比达到53.18%,超省考指标任务5.18个百分点,在园幼儿83235人,其中公办园人数49543人,占在园幼儿人数的59.52%,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达到95.95%,比2010年提高42个百分点;进一步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控辍保学力度,全市小学、初中入学率均为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6%,比2010年增加了17.27个百分点。全市省级标准化高中达到19所,省级示范高中3所,省级标准化和示范高中占高中总数的72.4%,2015年,全市各类考生高考达二本线以上人数9063人,二本上线率达39.78%。全市职业教育学校共建成国省级示范校3所、省级重点校3所、精品示范专业13个和实训基地9个,教师学历达标率提高到82%,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36%。职业教育实行统一招生和订单式培养,职教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安康市教育局被国家教育部等六部委表彰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扎实实施,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3.4%,市阳光学校党支部被授予全国先进党支部。
坚持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所有学校和学生,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载体,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寻找最美孝心少年”、“三爱”、“三节”、“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学生体育艺术教育、养成教育、校外教育、家庭教育、影视教育等,培养学生良好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举办了安康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承办了陕西省初中校园足球联赛,创建了10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安康市教育局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以创建为抓手稳步推进全市教育均衡发展。5个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合格县”认定,6个县通过省政府“双高双普”验收。以加强中心城区、县城、重点镇新型社区教育发展为重点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中心城区教育资源整合,城区新增教育用地459亩,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38.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由“十一五”末的34.6万平方米增加到60.5万平方米,增加学位1.2万余个,改造运动场4.9万平方米,购置了大量的教学仪器设备,投入资金3.6亿元,学校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办学条件得到改善,资源供需矛盾紧张的状况得到缓解。以强化教师队伍管理培训为抓手,促进师资队伍均衡发展。每年通过免费师范生、特岗教师和“省考县选”补充新教师,扎实开展各类师训和技能大赛,狠抓教师师德师风教育整顿,加强省、市、县三级三类(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骨干体系建设,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得到大幅度提升。全面启动县域内的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全市共交流教师校长1929名,占到符合交流条件人数的20%。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资源建设均衡发展。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教育信息十年发展规划》和《陕西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规划》,健全工作机制,抢抓“双高双普”“教育创强”等历史机遇,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强化师资培训,突出典型引领,深化融合应用,教育信息化成效初显。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有856所学校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占学校总数的80.7%;5358个教学班实现了“班班通”,开通率达66%,有1.6万名教师开通了个人学习空间。全市涌现一批试点学校和国、省级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宁陕中学在世界中学生机器人大赛中获得季军。
公平发展惠及民生
全面落实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项学生资助政策,累计资助学生75.93万人次,资助资金10.88亿元,确保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规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学校975所,覆盖学生21.9万人,汉滨区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全覆盖,9个县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全覆盖。每年支出营养膳食补助资金1.7亿元,累计新建、改扩建学校食堂(伙房)414所,面积17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5亿元。石泉县、汉阴县、汉滨区3个配餐中心建设按计划实施。营养餐资金实行专账管理、独立核算、封闭运行、及时公示,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得到保障。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率达100%,广大寄宿生和留守儿童受到良好教育关爱;牢固树立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红线”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做到组织保障有力、安全责任明确、工作落实到位。“三防”建设投入5051.04万元。扎实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开展校园及周边综合整治,规范管理接送学生车辆,健全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全力做好师生安全教育工作,创建省、市级平安校园214所。
创新发展改革前行
专题研究破解高中招生考试相关工作,深入学习国家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积极谋划全市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大学区、督学责任区、教研协作区”“三区一体化”管理改革,全市共设120个大学区,涉及义务教育学校510所,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9万人,其中在安康城区组建4个“大学区”,小学划片就近入学、小升初就近免试划片入学成为现实。加强民办学校规范管理,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建起了设计标准高、投资规模大、办学条件好的高新中学,对优化安康城区教育布局,提升承载能力,缓解公办学校择校问题具有重要作用。走开放办学路子,与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委签订《关于加强教育改革发展领域交流与合作框架协议》,积极在教育改革发展理念的学习研究、教育教学科研、信息化建设、管理经验等方面进行合作交流,为安康教育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责任编辑:殷誉玮 审核:岐山
本文来源: 人民政府
29.12.2015 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