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首届公益鉴宝活动在汉阴落幕

28.03.2016  11:16

  3月26日,安康市首届大型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赏活动顺利举行。从300多件参与报名的民间藏品中脱颖而出的30件文物,在汉阴集中亮相,专家藏友倾心交流,现场观众大开眼界。

  下午14:00活动还没开始,文物收藏爱好者们就已经按捺不住了,带来的“宝贝”翘首期待着专家们的到来。县文广局副局长张龙斌介绍:本次鉴宝活动经省文物局同意、在安康市文广局直接指导下,由汉阴县文广局与金州收藏家协会主办、安康市九县区文广局和西安收藏协会汉阴分会协办的一次大型文物创意活动。活动经过县区海选、初选、终评鉴赏等系列程序,最终评选出10件“最具安康地域文化特色藏品”,20件“最具安康地域文化特色候选藏品”。

  在现场,唐茶末釉双系罐、南宋福山寿海纹铜镜、清代民国文献四件组、民国沈尹默行书轴……件件称奇,这批集中反映安康历史和地域文化的铜器、铁器、瓷器、陶器、玉器、金银器、书画、工艺品、古文书等藏品在汉阴大放异彩。

  特别是汉阴沈氏祖传信物铜牛的展示,吸引了众多藏迷观看,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徐涛现场评鉴:这件明末清初时的铜牛,反映了中国文化、家风的传承,沈氏家族用“”作为信物,是沈氏族人勤俭持家、耕读传家的见证,是联系亲情的纽带,更是责任的担当。

  唐鎏金铜佛像收藏爱好者刘军告诉笔者:“收藏能提高个人鉴赏能力,通过对文物的研究和认识,对当时的历史进行重新感知,很有意义。”近年来,汉阴紧紧围绕把文物找出来、护起来、用起来三个重点,普查发现文物点886处;连续公布三批三十多个县级文保单位,争取省政府公布省级文保单位8处,投资近两千万元对文保单位进行维修保护,取得了以凤堰古梯田、双河口古镇等文保单位保护利用促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文物惠民”的成功范例。

  针对汉阴公益“鉴宝”活动,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尹夏清认为,“民间的书画收藏无论从眼力还是财力来看,其难度确实比其他收藏要大,在这次公益“鉴宝”中能看到民间书画收藏的珍品,感觉很欣慰,告诉他们怎么甄别文物,可以提升他们保护文物的意识和热情,从而达到保护社会文物的目的。”

  活动当日,来自各地的民间收藏爱好者亮出了各自的“奇珍”,五位省文物鉴定专家耐心地为收藏品的主人答疑解惑。“明代真武大帝铜坐像、清代及民国文献四件组、清鹿衔灵芝纹铜摆件、明代铜牛、南宋福山寿海纹铜镜、民国粉彩五子弥勒佛像、清光绪刘氏家谱、清道光粉彩镇纸、清光绪绛紫葵口盆、民国沈尹默行书轴”等10件藏品,最终获评“最具安康地域文化特色藏品”,这些藏品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到古代汉阴及安康政治、经济、商贸、文化,穿越窥测汉阴及安康文明灿烂的悠久历史。(通讯员姜波)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