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稳定增长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安徽省紧紧围绕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的实施,大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呈现高开高走的局面,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据最新统计,一季度,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累计实现产值471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累计实现增加值105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4%,增幅高于全省规上工业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安徽省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例达40.2%,比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安徽省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一季度,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632.9亿元,同比增长8.4%,增幅比全国高1.6个百分点。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从上年同期的51.9%提高到65.8%,提高13.9个百分点。
安徽省科技厅统计分析显示,一季度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重点产业提供有力支撑。汽车和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和家用电器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473.3亿元和273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1%和11.8%,占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44.7%和 25.8%。
二是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新材料、新能源、轻工纺织和食品医药等产业增势加快,增速均高于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平均增幅,对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贡献度持续提升。其中,材料和新材料产业实现增加值193.8亿元,同比增长28%,比上年同期增幅高出11.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平均增幅13.6个百分点;轻工纺织产业实现增加值2.5亿元,同比增长25%;能源与新能源产业实现增加值39.2亿元,同比增长19%;食品医药产业实现增加值56.6亿元,同比增长14.6%。
三是重点区域继续扛大头。从地区实力上看,合芜蚌三市走在安徽省其他地区的前列。合肥、芜湖、蚌埠三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位居全省前三位,其中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329.2亿元,占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1.1%,为安徽省稳步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提供扎实基础。
四是部分地区发展势头强劲。阜阳、马鞍山、宣城和宿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位超过20%,其中,阜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最大,达59.9%,这是自2016年6月份以来,连续9个月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全省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