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建陵移位华表明年整修 昭陵曾屡遭战乱

07.06.2015  13:23

5月30日,本报以《明秦王陵散落文物在呼唤》为题,对分布在长安杜陵塬上的明代十三座藩王墓周边田野文物现状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众多读者担心地询问:“ 陕西 作为文物大省,仅 关中 地区的汉唐帝陵就有29座,那些帝陵前不可再生的文物目前命运怎样呢?”

昭陵 屡遭战乱 地面建筑被毁

6月2日,小雨,驱车昭陵,沿途透过薄雾向九嵕山下望去,周边沟壑纵横,泾水萦绕其前后,渭水萦绕其前。仰望海拔1188米的九嵕山主峰,欲与天相接。唐太 宗当年带兵打仗和狩猎活动中,对九嵕山一带地形非常熟悉,亲自选中作墓地。陵园方圆120里,面积约合30万亩,在唐帝陵中属最大的一座陵园。

在主峰地宫山之北面,是内城的北门玄武门,设置有祭坛,在司马门内列置了14国君长的石刻像。这些石像在早年已遭破坏,如今还能看到的有7个题名像座,几躯残体和几件残头像块。

如今,昭陵前西北方向除了历代皇帝祭拜时留下的石碑外,多数器物均为当今建造。昭陵地面建筑虽被毁坏了,又屡次遭战乱的破坏,但陵园遍布着丰富的古迹和文物,还藏有大量古代美术工艺品及其他文物,有待发现。

建陵 神道被冲出一条深沟

离开昭陵,前往礼泉县城北边12公里处的建陵镇,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爬上石马岭,穿过两道路障,沿着西侧土路来到建陵,一块“唐肃宗建陵”石碑立于陵前。帝陵同样依山而建,东北方向山体依稀可见曾经开山炸石留下的“白补丁”。

唐 代第八任皇帝肃宗李亨是唐玄宗第三子,母杨氏。安史之乱时,于逃亡途中即位,时年46岁。站在建陵顶部向南望去,一道深约20米的深沟将神道分隔,东西两 边相距约150米处的田野里,由南向北依次相对矗立着石狮8尊,华表1个,石翼马1对,石鸵鸟1对,石人10对,石马5对(一尊倒地)。

建陵文管所所长杨晓勇说,建陵是2012年在全省第一家安装监控探头实施人防加技防的帝陵,每天24小时有人值守看护,但不能完全依赖于监控。

历 经千年遭遇水土流失和战乱,建陵神道被水冲刷出一条深沟,石雕也都倒在了田野里。1957年,礼泉县委书记卓敬云组织人员将每件文物原地扶起,其中一尊华 表不知去向。2014年4月份,省文物局组织人员展开搜寻,经过询问年长村民们记忆中的华表所在位置,3个月后在沟底向南约20米,距地面深约7米的淤泥 里找到了华表的所有部件。目前由于资金、土地等一系列问题还没有解决,只能保持原状,估计明年有望把“走丢”的华表从沟底搬上来,并与当前倒地的一尊石马 一并整修。

本报记者李永利 实习生张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