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微意外"事件频发 凸显网络施政监管缺失
中新网陕西新闻1月14日电 (记者 冽玮 张一辰)记者14日从陕西勉县法院获悉,针对该法院官微参与娱乐节目互动投票一事,其微博管理人员已被处分。有专家称,在网络监督下施政,已成为内地官员工作的“新常态”。“官微意外”事件频发,凸显网络施政监管方面的缺失。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中国内地传统电子政务交流方式逐渐为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所改变,通过“网络问政”的新形式,成为政府发布信息、了解民意、汇集民智和官民互动沟通的重要平台,并被坊间视作进入“双微时代”。值得注意的是,鉴于部分政务微博监管制度滞后,“乌龙事件”时有上演。
1月12日上午9时许,陕西勉县人民法院官微“陕西省勉县法院”的一条微博显示:“我投给了‘我是歌手陈洁仪心如刀割’这个选项。”政务微博参与娱乐节目投票,一时间引发网络热议,质疑不断。
目前,陕西勉县法院已给予微博管理员唐丽玮警告处分,调离微博管理团队。对该院官微负责人王亮予以诫勉谈话。
无独有偶,1月6日,中纪委网站通报,陕西省宝鸡市凤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因“大操大办儿子婚礼”而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当地外宣办的官微“凤县宣传”随后评论说:“在小编眼里,他是一个正直、朴实、实干的人。”此种言论迅速在网络上发酵,一片哗然。“凤县宣传”也被推至舆论场的风口浪尖上。
许多网友表示,微博瞬间传播的特征,已成为倒逼政府转型的社会推手。它有效地促进了政务公开、改进作风,让民众有效表达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西安一家新闻网站的负责人文武指出,开通官微是网络革命深化的产物,在一些突发事件、警务、灾害方面,为政府提供了权威便捷的发声途径。藉此,字字句句都当客观公允,这样才能取信于民、增加粉丝。
同时,也有部分网友尖锐地抨击,“官微建立的时间不短,管理制度却相应滞后,也正因为此才导致官微经常出错,令官微的权威大打折扣。”
西北政法大学教授侯学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认为,缺乏制度化的资源协调、保障和监管,不利于网络问政的持续发展。先进的技术不一定都能伴生先进的文化。关键在于使用技术的人的素质。通过官微这样的公共平台发表具有明显个人感情倾向的言论,逞一时之快,导致说话失语,形象失态,举止失范,反映出基层某些官员的官德不修以及监管方面的缺失。
据《2014年上半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26日,新浪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达11.9万余个,较2013年年底增加1.9万余个。其中党政机构官方微博84377个,公职人员微博34792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