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县以“双高双普”为抓手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26.03.2015  18:40
            近年来,定边县加快县域教育综合改革,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各项任务,全面实施“双高双普”工作,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大投入、高标准,全面完成“双高双普”创建工作。 近年来,定边县在“双高双普”创建工作中校园维修、文化建设、设施设备采购项目共112个,总投资16951.95万元,全县所有学校全部实现“班班通”,建成11个高规格录播室,添置学生计算机1536台,教师计算机1419台。配齐体音美、理化生、科学、劳技、通用技术、探究实验仪器器材,补充图书31.3万册,更换课桌凳16249 套,添置教师办公桌椅746套。投入600万元专门用于校园文化建设,突出“三个大力宣传”。城区新建初中、小学、幼儿园、特殊学校8所;硬化、软化了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操场和活动场地。目前,该县“双高双普”项目维修、校园文化、档案建设、设施设备配置等工作已全部到位,按省要求已达到“双高双普”验收标准。         —— 大力推进免试就近入学,全面实行阳光招生。 出台了《定边县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办法(暂行)》,根据学生人数、学校分布和规模,依据“均衡”原则科学划片,使每个片区总体水平相当,每个孩子入学机会均等。从地域、学段分:农村初中实行单校划片招生;城区初中按照多校联合划片的办法,以学生所填报的志愿进行合理分配;农村小学按照服务区划直接入学;城区服务区内适龄儿童实行单校划片招生,流动人员及外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户籍、房产和实际居住地分四个批次,以多校联合划片的办法,先后分三个阶段进行电子派位录取。此办法在实施过程中,全面做到信息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监督,操作规范,阳光运行。此工作开局良好,成效初显,赢得了广大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认可。             ——加强教师交流轮岗,均衡教师资源。 结合《定边县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出台了《定边县教育局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的实施方案》,主要实行“四个一百”交流轮岗办法,即:每年城区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交流教师100人以上;课改核心校向辐射校交流100人;乡镇间交流100人;骨干教师交流100人;同时鼓励局办名师向学校流动支教。方案出台以来,326人提出了个人交流申请,根据各学校学科结构短缺情况,该局对196人进行了交流,具体交流工作中采取了定人数、定去向;定时间、定规章;定待遇、定费用;定政策、定奖励的“四项八定”有力措施。此方案的出台实施,深化了人事制度改革,优化了教师资源配置,避免了教师长期由农村艰苦地区单向城镇流动的弊端,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激发教师工作热情起到积极作用。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及决定,2014年该县成立了定边县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学校信息中心机构建设。先后制定了《定边县教育信息化实施意见》《定边县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试行)》等文件。统筹规划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计划及校园网络管理与安全培训,先后培训教师700余人。同时加快了教育信息化试点示范校的创建工作,全力打造的五中、二小、六小3所各有特色的“三通两平台”数字化校园,以初具规模,信息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正在不断探索与创新。召开了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现场会,组织了全市教育信息化应用亮点现场观摩活动。全县中小学校信息化装备水平大幅提高,“三通两平台”工程建设有力推进,优质资源建设与应用工作逐年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近年来,该县所有中小学全部开展了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先后制定了《定边县学校发展共同体集体备课基本要求》《定边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试行)》《高效课堂与小组建设》等规范性文件,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机制保障。将全县53个中小学、学区组建为15个学校发展共同体,认真开展集体备课、示范教学、专题讲座等教科研活动,充分发挥了骨干引领作用,实现了个人资源共享和校际资源共享,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提升。(文/王巍)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