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定额作为我国工程造价领域主要的计价依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下,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建筑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定额扮演的角色面临转型。《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工程定额定位,对国有资金投资工程,作为其编制估算、概算、最高投标限价的依据,对其他工程仅供参考。一是明确定额在国有投资工程招投标后以及民间投资工程计价中只有参考作用。二是明确定额在国有投资工程前期估价时候的依据作用,前者体现了定额技术层面的作用,后者体现了定额政策层面的作用。
当前定额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脱离市场,水平不高,对定额的权威性产生较大影响。解决以上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完善顶层设计,制订定额编制规则。要总结推广全国定额编制先进经验,优化和统一定额的子目划分、工作内容、工程量计算规则,创新定额消耗量测定方法,指导各地按照统一的顶层设计编制定额,实现定额编制从经验做法向科学化编制转变。
二是要加强造价数据积累。定额消耗量的测算一般建立在施工现场的测定上,需要施工单位的大力配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方式的转变,现在的施工人员多数都是专业的劳务分包队伍,已经没有办法实现原有的数据测算。这就要求转变工作方式,创新数据积累方法。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国家工程造价数据库,从各地积累的招投标和结算文件中挖掘数据,同时建立造价咨询企业及造价人员成果资料上报制度,与继续教育和信用建设挂钩,充分发挥造价师及造价员的作用,积累各项数据。
三是注重定额编制人才的培养。现在各地定额管理部门的人员普遍青黄不接,要鼓励各地在定额编制中培养人才。
四是鼓励社会力量编制定额。传统的定额都是由各行业、各地区造价管理机构来组织编制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咨询单位多数参与较少。要鼓励建设各方参与到定额编制中来,充分发挥企业、科研单位、社团组织等社会力量在工程定额编制中的基础作用。(来源:中国建设报)
责任编辑/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