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法官:我的政工情结
作为一名80后,由于受母亲的遗传与熏陶,我自幼爱与文字打交道。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妈妈省吃俭用,从我记事起就给我订书报,5岁的我在妈妈的培养下,能识600左右的汉字,二年级开始养成读报剪报、摘录词句、记日记的习惯,我的作文也会时常被老师作为范文来朗读。至今还清晰地记得,1994年刚上初一的我,在全矿举办的一次征文活动中,获得了“二等奖”,并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80元稿费。之后通过三年的中专学习,愈加激发了我对法律与写作的浓厚兴趣。尽管那时没有电脑网络,但是办板报就成了我们的最大乐趣。在全校每月一次的板报评比活动中,我们班总会凭借新颖的主题和醒目的设计而名列前茅,看到那面小小的流动红旗悬挂着我们的墙角时,我和板报小组成员的内心总是充满了小欣喜。也许,就是这些一个又一个的小细节,奠定了我今后从事政工工作的小基础。
自1999年被分配至宝塔法院工作后,我与政工便结下了不解之缘。最初,从基层法庭的工作总结、先进事迹入手,一个偶然的机会,被调至政工科,开始专职从事政工工作。由于自己在基层法院工作,政工科工作量大面宽,除了主要负责文字材料以处,还要负责诸如宣传调研、信息报送、人事信息、聘用人员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精神文明建设、普法治理、陪审工作、代表委员联络、枪支弹药管理、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教育活动等,面对每一项工作,我要求自己必须做到脑清目明、手利腿快、热情主动,寓协调于服务中,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多年来,与自己一同通过司法考试,甚至比自己进院还晚的同事,一个个都选择到业务部门去工作,不少人总问我:“你早已被任命为法官,应该到业务庭去发展,为什么还要在这样枯燥的环境中坚持下去呢?”
每日,集中精力思考、快速敲打键盘成了我的固定工作模式。我曾戏言:“法院工作这么多年,别人和各行各业打交道,认识了不少人,而我却和文字材料打交道,最熟悉的莫过于手头的这台电脑啦!”工作的高效率、快节奏使我早已经养成了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但也常常因为时间紧、材料急、任务重,总觉得时间不由自己来掌控。别人上班,我在上班;别人下班,我要加班。与此同时,我也养成了爱较真、认死理的习惯。我总执拗地认为,自己的工作成果直接代表的是法院的形象,因此,对每篇文章我都要在认真思考、反复修改、仔细校对的基础上,确保结构合理、文字流畅、表述合理后,才算过了自己这道关。由于对自己的过于严苛,常常会无形中增添不小的压力。材料写得顺利倒也罢,倘若思路不畅,往往会因为下笔角度、结构方向甚至是其中的某个标题、某一个词陷入“困境”,纠结郁闷、烦燥不安、彻夜难眠时常会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加之自己身体状况欠佳,材料写得时间长些,腰腿疼痛难忍,半天站不起来,晚上痛得甚至不能入睡。每每此时,我的内心也会有厌烦情绪。有时总会扪心自问:“我这样辛苦工作到底是为了啥?”
我一次次地追问自己,也一次次地探寻答案……当一份份材料成稿时、当一篇篇文章刊登时、当一次次受到赞许时,我的内心总是充满了无比的欣慰和自豪,也终于找到了答案。我深知,这既是职责、压力和考验,也是支点、动力和情结。作为人民法院政工岗位上一名年轻的老兵,我将继续手持“铁笔”,力争谱写出属于基层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华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