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一个历史文化古城的现实自信

07.09.2015  13:49

什么是好城市?

土耳其的一位诗人说,“人的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一个是母亲的面孔,一个是城市的面貌”。

位于 关中 平原的宝鸡,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自炎黄以来的历史给了宝鸡历史自信。而宝鸡的现实自信则是成功创建了全国文明城市,为西部城市实现了“零突破”。

作为新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工业城市,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宝鸡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产业转型、城市升级的有效途径。通过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宝鸡的城市品位不断上升,城市灵魂不断凝聚,城市自豪感不断增强。

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宝鸡奋斗了16年。16年来,历届宝鸡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上下一心,锲而不舍,不懈努力。从城市硬件建设到窗口服务水平的 提升,从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到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从城市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到道路交通日新月异,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突飞猛进到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宝鸡 城市文明的脚步在不断跨越。

对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宝鸡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不仅是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品位,更重要的是改善生活环境,让群众分享发展的红利。

为给市民绿化环境,在建成区内,宝鸡市建设了近20个1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园,遍布街头的小游园有600多处。为给市民增加休闲场所,宝鸡市修建了金 渭湖,并按照“滩地布绿、堤防造景、河道设闸、蓄水成湖”的思路,在金陵河、清姜河等河道修建了集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公园。为让市民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宝 鸡市关停一大批污染严重的企业。同时,下大力气治理建筑扬尘、燃煤污染、汽车尾气,使宝鸡市空气质量越来越好。2014年,根据国家新的空气质量标准监 测,宝鸡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42天,PM2.5浓度均值71微克/立方米,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取得了显着成效。 为方便市民出行,宝鸡市在引导市民文明有序出行的同时,又斥巨资修建了蟠龙大桥、神农大桥及石鼓山天桥、公园路立交等一大批城市交通设施,满足了市民的出 行需求。为让市民居者有其屋,仅2014年,宝鸡市就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42367套,31231套基本建成,让低收入群体不再为住房问题发愁。此 外,宝鸡市坚持民生与创建并举,在促进就业、文化惠民、社会保障、教育提升、卫生健康等重点民生工程建设上不断发力,通过民生工程建设的“接力赛”,让群 众真正体会到党和政府创文的决心。

经历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洗礼的宝鸡,金渭湖碧波荡漾,森林公园如天然氧吧,生态公园傍水依城,水天一色,鸟语花香。城市内,大道整洁,小巷通幽,天更蓝, 水更清,山更绿,人更美,市民生活得更惬意。清晨享石鼓文化,傍晚观廊桥流水,意境悠远,气韵绵长。在薄雾的笼罩下,恰如一幅迷人的水墨画。

生活更方便了、人更加文明了……今天,当游客来到宝鸡,看山如观画,看景如读诗,可以感受到岁月飘出的幽香和泥土带来的芬芳,可以看到满目的青山绿水,可以寻找到记忆中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