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农村道路坑洼不平,尘土飞扬,泥泞不堪,百姓出行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腿”,可谓是昔日乡村道路的真实写照。可如今,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战和不懈努力,市、县、乡、村公路纵横交错,一条条通村公路跨沟绕梁,互联互通,把大小村落笼络其中,群众出行方便多了,也舒心多了。这一切要归功于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其中也包含着人大的监督支持与交通战线的心血和汗水。
(一)
时间倒回到2005年,当时全国农村通村公路正在建设,而地处宝鸡市北的金台区由于是老城区,城区道路基础设施欠帐较多,城市一些背街小巷都没有铺上水泥路,广大农村大部分还是土路。条件好的郊区通过村民集资通上渣土路和砂石路,边塬地带直接就是土泥路,群众出行很不方便。如何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使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尽快通上沥青(水泥)路,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是摆在金台全区上下值得重视和破解的重要课题。区委、区政府经过认真研究,一致认为,农村要发展,修路是关键,要想让农民致富,必须尽快先修路,并决定抢抓国家农村公路建设政策机遇,乡村道路建设三年任务两年完,尽快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为了充分发挥人大的职能作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2006年4月,金台区人大审时度势,适时把对全区农村道路建设作为工作监督的重点纳入听审监督议题,组织开展专项视察调查和审议监督。针对农村公路线长面广、工作量大、任务艰巨的实际,要求政府一方面加大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力度,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多修惠民路、致富路,着力解决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物资交流不通畅,农民行路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强道路管护,确保道路畅通,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能力,统筹城乡社会发展。
在人大的持续监督支持下,金台区政府及交通职能部门坚持把农村公路作为民生重点工程,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养护管理,方便群众出行,确保交通安全为重点,多方争取项目资金,不断加大县乡油路改造、通村公路建设、危桥改造和损毁道路修复力度,乡村道路通达工程任务圆满完成。 截止2014年底,全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615.861公里,建设中小桥梁32座,二级货运站场1个。其中:县道3条53.68公里,乡道6条58.913公里,村道427条503.262公里,全区通油路的镇(街)达100%,102个建制村畅通率达100%,县道列养好路率达81.26%,乡村道路好路率达79.22%,全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路网结构不断优化,通达通行能力进一步提高,交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二)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出行方便,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安全畅通、绿色便捷”。为此,在这几年的人代会上,每年都有代表提出关于修复水毁道路、拓展乡村道路、加宽上塬道路、新修通组通户道路的意见建议;对这些意见建议区人大十分重视,及时转交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在办理过程中,不仅要求有关方面认真办理,回访答复代表,同时采取邀请代表检查督促、现场跟踪督办的方式,督促办理落实,直到办理结果代表满意为止。区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对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和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十分重视,认真对待,并围绕社会关注的交通难题和群众集中反映的民生热点问题,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加快农村公路建养步伐,近年来,全区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7亿元,完成县乡道路改造3条,通村(组)公路建设137.81公里,新建桥梁6座,先后实施了长坪公路、千北公路、车辙村和引渭渠通村公路等一枇水毁修复工程,新建了西府天地上塬路和园区主干路,组织实施了县龟公路、洪陵公路、红交公路、谭王公路等一批县乡道路拓宽改造工程,通过完善通村公路路肩、排水、保护和安保等配套措施,深入推进马家塬、川刘路村组公路通达工程,协调做好蟠龙大道及西上塬公路征地服务和环境保障工作,将全区615.861公里县、乡、村三级公路全部纳入了列养,共投入养护管理资金810万元,开展干线道路养护和公路绿化,服务群众出行,着力打造为民、利民、便民的交通,受到了农村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
尽管近年来全区农村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区、乡、村路网结构明显改善,养护管理逐步加强,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但总体上水平不高,等级较低,难以满足农村长远交通运输的需求,还不能完全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要求。因此,如何把交通运输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结合,畅通交通运输,加快物资交流,增加农民收入,让人民群众走上幸福康庄大道,倍受社会关注。为此,金台区人大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顺应人民期盼,适时启动对区交通局的工作评议,重点针对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认真履行职责,服务群众出行,执行法规政策、依法行政,勤政廉政等方面开展评议监督,力求通过评议、监督、支持,促进交通部门认真总结经验,解决存在问题,强化工作措施,促进农村公路建设提档升级,提升服务全区发展的工作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保障。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致富步伐,
4月下旬,春光和煦,金台区人大由常委领导带队,组织部分代表和委员,带着如何发挥交通运输职能,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深入到部门听汇报、查资料、问情况,翻山越岭到乡、村、组,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问,和基层干部群众座谈交流,多方听取意见建议。
“近年来,金台区农村公路建设发展很快,发展变化较大,可以说一年一个新台阶,尤其是生态公路建设成效显著,为改善金台的基础设施和交通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加大扶贫开发、增加农民收入,农村致富做出很大贡献……”
“农村公路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特别是通过十多年的乡村公路通达工程,现在已经使全区所有乡、村都通了油路、水泥路,有的甚至修到了村民家门口,让我们告别了泥土路,享受到了交通便利,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
“我们村里山大沟深,以前只有几条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别说是出村,就连出门都很难;自从修起了水泥路,出行不再难了,山里的土特产也能卖出去了……”
“以前修的路主要是为了方便群众出行、解决出行难、看病就医难和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但没有考虑长远发展,路面设计过窄,有的不足3米,道路通畅率还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和的需求……”
“现乡村道路还有不少‘断头路’,一些配套设施未能同步建设到位,尤其是路肩、路牌和安全标志等不够完善,会车点也较少,一些路段损毁严重,甚至影响老百姓出行……”
这些看法和意见,既是老百姓对政府修建农村公路的称赞,也是对交通战线干部职工工作成绩的肯定;更是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对全区交通发展的殷切期望。
5月28日,金台区人大组织召开评议大会。会上,区交通局局长闫春明汇报了三年来交通工作及部门职能履行情况,认真接受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评议,并就群众反映和社会关注的问题一一作了逐一解答和表态承诺。
“这次区人大常委会将区交通局列为政府部门工作评议对象,充分体现了区人大长期以来对交通运输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我们表示非常感谢!对于视察调研和工作评议中群众反映和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分析,制定整改方案,开展自查自纠,逐一整改落实。同时我们决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有力监督下,紧紧围绕全区改革发展大局,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多方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快实施“断头路”、“联网路”建设,进一步完善管护体制,着力改善乡村道路路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村公路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道路建设永远在路上!
(张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