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实行垃圾总量控制考核破解“垃圾围城”

01.07.2015  09:34
  2014年,一组数据让浙江省杭州市民很揪心:杭州主城区日均产生生活垃圾8000余吨,需要天子岭垃圾填埋场每天超负荷多填埋2300吨。按这样的速度,5年后垃圾填埋场就将被填满了。   为破解“垃圾围城”,今年1月,杭州在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市区生活垃圾“三化四分”(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利用、分类处置)工作实施意见》中,要求城区进行生活垃圾总量控制,实施阶梯式垃圾处置费支付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哪个城区如果垃圾超标,不仅会被点名扣分,还要多缴纳垃圾处置费。   据了解,从4月开始,杭州11个城区生活垃圾总量控制考核启动,两个月下来,11个城区的垃圾累计总量实现零增长。   垃圾日增长量不能超过2%   在杭州市区生活垃圾“三化四分”工作考核“成绩单”上,“垃圾控量”一项中,满分为8分。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根据以往的垃圾处置量,为各城区制定了垃圾总量基数。“根据现实情况,我们允许垃圾少量增长,但日增长量不能超过2%,超过就算超量。超量1%,扣2分,得0分的城区,就是日增长量超4%。”   为了控制垃圾总量,各区纷纷采取措施,从垃圾源头上减量。如对低价值物通过智能回收平台积分,激励分流至废品资源回收系统;废旧衣物通过“熊猫桶”进行回收再利用和捐赠;建筑垃圾通过码头外运等。同时,各区还通过采取定时定点投放、“垃圾不落地”音乐告知线等措施,使居民和沿街商户养成自觉分类按时投放习惯。垃圾处置企业,每天还会对各城区运过来的生活垃圾进行过磅。   在4月“垃圾控量”考核分数中,没有获得满分的城区,5分以上的也仅有1个,7个城区得了0分。而5月,情况有了好转。下城区、江干区、余杭区3个城区得了满分,但仍有5个城区是0分。   如今,杭州的垃圾处置费,定价为每吨85.79元。到年底,垃圾超量的城区,就要多掏钱。超过2%(含)、不足4%的部分,按垃圾处理费结算价的1.5倍支付;超过4%(含)、不足6%的部分,按2倍支付;对超过6%(含)的部分,按3倍支付。   建筑垃圾控制有“良方”   这几年,杭州城市东扩,一些新建工地和楼盘落户江干区,建筑垃圾增多。据不完全统计,江干区2014年的生活垃圾总量中,接近1/3是建筑装修大件垃圾。为此,江干区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严格区分开。建筑垃圾一律不能运往处置生活垃圾的填埋场。“城区内街道、社区都接到了通知,这些垃圾只能送到4个指定的消纳场地。”   因为建筑工地多,江干区内经常发生偷盗建筑垃圾的现象。“责任主体在街道,垃圾出现在哪条街上,就由哪条街道负责。城管、公安、交警协同,日常巡查和定期整治相结合,尽快处理,并纳入城市管理考核,每月进行通报。”该负责人说。   摸索适合本区特色的垃圾处置方式   虽然11个城区的垃圾累计总量实现了零增长,但城区间控量不均衡。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每个城区都很努力,发动群众推进各项工作,但从长远看,有些城区如果不采取有力举措,形势仍很严峻。   上城区:4月,0分;5月,0.38分。景区:两个月都是0分。   面对差评,两个城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都很无奈,表示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因城市化发展和人口增长等客观原因,垃圾增长的速度让人无法想象。但经过几个月摸索,他们还是积累了一些小经验。   上城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天气热了,水果高峰期也到了,区里已经着手从农贸市场入手。“对于每天剩余的菜叶等垃圾,通过生物处置的方式,变成肥料。4月,平均日产垃圾量555吨,5月平均540吨,虽然只减少了15吨,但也是进步,说明有上升空间。”   景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城区特色的垃圾处置方式,有信心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的考核中赶上其他城区。原来,景区和其他城区不一样,景区植被、树木多,每年需要定期修剪,园林垃圾特别多。从7月开始,他们将试点园林垃圾的最新处置方式。“就是把枝条枝干进行再加工,做成板材用于制造家具,实现可循环回收利用。这项技术正在洽谈中,预计很快就可以进行试点。”(来源:中国建设报)                                   责任编辑/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