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区)教育局,韩城市、神木县、府谷县教育局:
为进一步理顺学生资助工作管理体制,加强学生资助工作管理,提高学生资助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按照《陕西省教育厅2015年工作要点》要求,现就各市(区)学生资助日常工作实行归口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学生资助工作归口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党和政府在教育领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要求。当前,学生资助工作已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全面推开,资助工作量大面宽,各级政府及各级各类学校对资助工作的经费投入规模不断增大,资助工作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也不断增大,迫切需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精通的专业化队伍对资助工作进行集中归口管理。
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明确要求,各地和各有关学校要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职能,实现学生资助日常工作统一归口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管理,综合利用各项资助政策,统筹做好本地区、本学校的学生资助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水平,加大对资助政策和资助资金监管工作力度,实现学生资助日常工作的归口管理,2014年以来,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加快了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步伐,计划到2015年底,全面实现各阶段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上线应用,并明确提出各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要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归口管理本地区各阶段的学生资助信息,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目前,我省大部分市、县还存在着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生资助日常工作多头管理现象,各阶段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上线应用后,明显不适应学生资助日常工作归口管理的要求。
为落实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对学生资助工作实行归口管理要求,2014年3月13日,省教育厅2014年第6次厅务会议决定,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归口管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阶段的学生资助日常工作。2015年,省教育厅已将各市(区)学生资助归口管理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加以落实。
二、归口管理的内容
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阶段的学生资助日常工作统一归口到各市(区)、县(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管理。具体内容是各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要协助教育行政部门研究制定本地区国家学生资助政策措施,提出资金测算、预算分配和调整草案;负责推动落实本地区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学生资助政策;指导、监督、检查本地区和学校学生资助工作;负责国家资助政策宣传、数据统计、投诉处理等工作。
三、时间要求
请各市(区)教育局接到通知后,立即行动,真抓实干,要完全彻底、不留死角的完成学生资助归口管理工作,并尽快安排部署所属县(区)教育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此项工作。2015年8月30日前,各市(区)将归口管理工作情况(包括所属县(区))报省教育厅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组织人员对各市(区)、县(区)学生资助管理归口工作进行检查,对归口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的市(区)进行表扬,对归口管理落实不到位的市(区)进行通报批评,并要求限期整改。落实情况将纳入考评,加强运用。
四、其他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区)要站在改善教育民生,促进教育公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由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加强对学生资助归口管理工作的领导,召开专门会议,协调财务、基础教育、学前教育等部门积极配合,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归口管理工作。
(二)加强机构、专职人员队伍建设。各市(区)要根据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规范化和加大监管工作力度的要求,配备满足计算机系统操作和财务资金监管需要的学生资助工作管理人员,精细管理各级各类学生资助工作,保证学生资助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三)保障办公条件。各市(区)要加强市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保障建设,进一步督促所属县(区)巩固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标准化建设的成果。加强各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公设备、场所建设。要根据承担的工作量和专职工作人员编制数足额安排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所需的工作经费。
(四)加强制度建设。各市(区)、县(区)要建立健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回收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提高学生资助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确保资助政策全面落实、资金安全规范到位、资助材料审核认真细致、数据填报准确及时。
特此通知。
联系人:姬建鹏 联系电话:029—88668831
陕西省教育厅
2015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