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实践:让沟壑变成良田 ——我省治沟造地实现“保粮安 保生态”双赢
延川县源流湾治理前旧貌
延川县源流湾治理后新景
正月十五刚过,陕北的春天依然寒冷,不过洛川县旧县镇积马河村主任张宏仓心里却热乎乎的。他说:“县上给咱村里在沟道里新整治1000多亩高标准农田,不久就可以耕种了,这可给村民增加一大笔收入哩!”
治沟造地,让沟壑变良田,是延安人民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继退耕还林之后、发展现代农业与生态保护的创新之举。2011年1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就作出重要批示:“治沟造地是延安市的一项新举措,对于在黄土高原地区增加耕地面积、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
作为我省首个国家级土地整治重大项目,目前治沟造地工程在延安各区县遍地开花,如火如荼……
陕西增粮潜力在陕北,陕北增粮潜力在沟道
陕北黄土高原的农田,给人的印象大多是沟坡分布,条块分割,高低不平,但是在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却给人有着不同的体验。梁家河村前的沟道内一马平川,一眼望不到头的良田,沿着沟道铺展连天。
“原来土地都在山坡上,这一块,那一片,地形不整,杂草丛生,耕作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产量还低。如今,经过整治,土地平坦宽阔,耕作方便,产量也增加了”,梁家河村民刘世福说,“原来玉米亩产400公斤,而今最高能产到800公斤,翻了一番,每亩要多出五六百元呢!”
梁家河的沟道,只是延安无数沟壑的“九牛一毛”。如今,这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沟道被治理为一块块平展展的良田,连片上千亩,最大的达到5000亩。据悉,这是我省治沟造地实现“保粮安、保生态”双赢的一个缩影。
“农业稳,则天下安”。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如何挖掘粮食增长潜力,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稳中有增,成为我省农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关中地区耕地不断减少;陕南山区多,土层薄且土地贫瘠,增加耕地潜力有限;只有陕北沟道蕴藏着增加耕地增产粮食的巨大潜力。
以延安为例,全市沟壑面积约占总土地面积的39%。众多的沟道,一方面是水土流失的策源地,另一方面又蕴藏着丰富的土地资源。据测算,全市沟道造地潜力达150万亩,可新增和恢复利用耕地100万亩。
不难看出,陕西粮食增产潜力在陕北,陕北粮食增产潜力在沟道。
2011年,治沟造地工程在延安市试点。2012年9月,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将延安市治沟造地列入国家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给予支持。项目涉及全市13个县区,建设规模50.4万亩,实施期限为2013年至2017年,总投资48.32亿元。目前,工程项目已投资16.36亿元,治沟造地20.8万亩。
陕北不缺地,缺的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尤其是沟道里的平坦坝地。通过治沟造地建设,使沟道成为高标准基本农田。据中科院测验,通过平整土地、扩大田块规模、全面改善排灌系统、修整田间道路、改良盐碱化提升地力等措施,治沟造地工程可将耕地质量提高两三个等级,种植玉米亩均增产达200公斤以上,项目区累计增产粮食3.5万吨。
促进粮食增产,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治沟造地,生态环境、退耕还林成果会不会受到影响呢?实践证明,不仅不会受影响,还有效地促进了粮食生产。
在宝塔区甘谷驿镇顾屯流域,上千亩坝地两边护坡上的紫穗槐、沙棘等旱作植物,使流域内水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旱能灌,涝能排,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减少了入黄泥沙,从根本上解决了区域内水土流失问题。
在甘泉县道镇蛇沟流域土地整治现场,数千亩农田以百亩一个条形块状向山沟里延伸。农民贺小六指着沟里的良田说:“原来我们耕地都在山坡上,雨水冲刷水土流失严重。整治后,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保水保肥。”
“实施山地大规模退耕还林后,农业生产与耕地大都转向沟道。通过沟道造地,既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又促进了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延安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治沟造地办公室主任刘霄飞说,围绕生态建设,延安市首先采取科学的切坡方式,确保沟坡稳定,对角度为20度以上斜坡一律不准切坡平地;其次提升沟道泄洪、防护标准,保证先渗后溢;然后结合工程和生物措施,对沟道边坡植被进行恢复。
在治沟造地中,延安市以保护生态为前提,明确规定“造一退三”:造一亩沟坝地退三亩坡耕地,同时要植树种草,促进黄土高原植被快速恢复。项目实施以来,促进退耕还林6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00多平方公里。
2013年延安遭受持续强降雨,治沟造地总体上经受住了考验。实践表明,治沟造地工程在防治水土流失、防洪减灾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治沟保生态,造地惠民生”,刘霄飞自豪地说,“山上退耕还林,山下治沟造地。这两项工程从空间布局与功能上,共同筑起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安全、农田保护、农民增收的新平台。”
为发展现代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治沟造地项目实施后,耕地集中连片,改变了农民传统耕作方式,便于机械化耕作,使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成为现实,发展高效农业有了载体,为延安发展现代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在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旁,一大片平整土地上建起了现代化标准养殖场。
“梁家河村以‘公司+基地+农户’经营组织形式,将大量分散的土地集中流转,建立生产和加工基地,实现了高效的科技推广和产业化发展。”延川县治沟办主任张茹说,2013年,两家企业将村里800多亩土地集中流转,建设种猪和肥猪基地。村民可选择加入公司牵头组建的养殖合作社,也可承包公司建好的圈舍养猪。农民既有土地租赁收入,又有工资或养殖收入,还能学到养殖技术。
吴起县吴仓堡乡党畔村村民高启东,在村里建起一个2000只规模的养羊场,并规划发展到1万只。为支持当地舍饲养羊产业发展,吴起县将党畔村划入治沟造地项目区,并在工程实施前,通过县、乡、村三级协商,提前将本村1000多亩治沟造地,以3年100万元承包给高启东种植饲草玉米,解决了饲料供应的难题。
子长县创造了“乡镇搭台作担保,集体流转户受益”模式,由所在地乡政府牵头担保,先把分散的土地从群众手中集中流转到村集体,再由乡政府向村集体签约,建园企业直接向乡政府租赁流转回来的规模化土地。这样就避免了市场主体直接面对千家万户,进而加快了流转进度。
如今,延安不断创新土地高效利用模式,将造地后产生的优质耕地科学分配、管理和经营,总结出公司加农户的“文安驿模式”、专业大户牵头的“党畔模式”等好经验,加快了延安农业现代化步伐。
为了实现治沟造地与产业配套相结合,延安市明确了今后治沟造地区域,要形成先流转后治理的新机制,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目前,在全市完工的治沟造地工程中,已有9.8万亩进行了流转,用于发展蔬果大棚、规模养殖及生态旅游等产业,既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又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实现了治沟造地工程效益最大化。